第三百六十九章 贾诩之策(上)(2/4)

以前还真算是白活了。真的,以前贾某真的从来都没有见识过有谁能像太傅你这样一个纯粹赤诚、一心为民的好官。而且,太傅你的做法,却又是这么有效可行,依贾某来看,你这样方法真的可以广为推广,只要这天下,有识之士、有能力之士纷纷仿效,那么,大汉不用多久,那就必可以得到振兴强盛……可惜,怕没有人能像太傅你这样,真的能够散尽家财来救济天下百姓啊。”

贾诩虽然对刘易初时所说的什么大志向不太以为然,但是对刘易如何振济受灾百姓及流民的事的确是深感到敬佩,而且,他也明白刘易如此的做法对天大汉来说是有多大的好处。

毕竟,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及刘易的做法来得更有实效,也更直接,要比一些整天只懂东奔西扑、整天只懂大喊口号的人更加的实在得多了。而且,刘易的说法,让贾诩觉得具有一针见血的见地,什么都是假的,最主要的是让大汉百姓实够得到一点实实在在的好处。

朝廷黑暗无能,朝纲败坏,皇上昏庸,政权旁落。这些不管是有识之士也好,还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也好,大家的心里都知道。只不过,这些事,平民百姓自然不会过多去关心,也轮不到他们来关心,最底层的平民百姓,他们能够有条活路活下去便好了。

可惜,因为这样的朝廷,让天下的百姓吃尽了苦头。可以说,一般的平民百姓,心里早已经对所谓的汉廷失去了信心,如果不是大汉曾经还有不少可以让广大百姓感到自豪的辉煌,有一种让百姓们认同的归属感,几乎所有的大汉百姓都会从骨子里认同自己是汉人的话。那么,怕当时的黄巾军起义造反的时候,朝廷便会顷刻之间便被更多不满大汉朝廷的百姓如水覆舟一般,一下子便会淹没了整个大汉。

天下广大百姓想要的,只是生活好过一点,最起码的,可以让他们生存下去。

而一些朝官,又或是那些所谓的清流党派人士,又或者一些当真的是为了大汉百姓好过,当真的是想振兴大汉的人。这些人,有很多人其实都已经看透了这个大汉朝廷的本质,他们,都想拯救大汉,振兴大汉,让大汉百姓可以更好的生活。

可是,这些人,虽然也做了很多工作,也不泛抛头颅洒热血的忠贞之士,但他们,所努力,所工作的方向及出发点都已经错了。所以,他们自始至终,都没能做到振汉大汉、重振朝纲的目的,而天下百姓,却始终都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什么的清君侧?什么的除邪?什么的死谏进言?什么的万士上书?通通的,所有的一切,在刘易所做的事情面前,全都是浮云。

任你说得再多,做得再多,方向不对,也解决不了最根本的东西。在朝廷,在朝堂上争斗得再多,也解决不了大汉最基本的问题。这大汉,天灾还继续在进行。

那些臣也好,权官也罢,哪怕是忠贞刚烈,满腹经纶,为人正直可比青天的的朝官也好。靠着朝廷之中的这些人,可以真正的让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百姓有实质的改变吗?没有!不管朝廷是谁在掌政,他们,都没有一个实际可行的办法,让灾害中的百姓,战中失去家园的大汉百姓得到了点实实在在的实惠救护,没有让他们可以继续生存重建家园的可行办法。

天下间的平民百姓,该死的还是会死,没有人能够帮得了他们,没有人能够改变得了他们的命运。

可是,刘易的做法,却让贾诩大见识,也大为叹服,不管刘易是出于什么的目的,但刘易的确是这么做了,并且,还做得有声有。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及刘易所做的事那么的实在,最起码的,让一大部份的百姓可以得到救济,得到生存下去的机会。也只有像刘易这样,让百姓得到救济,再引导他们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才可以让他们真正的在这天灾不断、战不断的世道之中生存得下去。

什么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小兵之霸途】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六十九章 贾诩之策(上)〗地址https://wap.275b.com/0_192/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