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 抢人抢项目(3/4)

关部门讨论研究,尽快形成议题……”

鲁俊生点点头,表示将这事记在心里,却暗感沈淮做事找切入点的能耐真是一流。

花溪市场二期,照五十万平方米的规模进行综合开发,抛开土地方面的因素不说,加上综合配套,至少还要投入十三五亿的资金。

要是省市都想尽快推动这个大型综合项目上马,那由省国资办组建大型地产集团开发建设,是效率最高的。

现在省市国企改制都到关键时期,最大的阻力就是那么多的企业减员增效,淘汰出局的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怎么解决?

政府救济只可能是暂时的,民生的根本在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样才能化解最大的矛盾跟阻力,才有可能形成经济学上的良性循环。

很少有什么十数亿规模的投资项目能直接创造十万人级数的就业机会。

徐城市这几年发展较好,但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也就十三四万人的样子;沈淮的话有再多夸张的成份,哪怕花溪市场二期建成,能新增三五万就业岗位,都是值得市政府直接花大力气推动的。

花溪市场一期工程,四年发展了近两千家商户,以每家商户或直接或间接创造十个就业岗位计,也差不多拉动了小两万人的就业。启动二期工程,难怪只是将花溪市场的贸易经营规模再扩大一倍,也是值得大力去推动的。

也许在别人眼里,沈淮推动省国资组建大型地产集团是想虎口夺食,但在沈淮、李谷、熊文斌等人的层次,真正主要考虑的还是地方上的产业升级、城市建设以及更重要的创造就业等经济要素。

“你手里土地是有了,建设花溪综合批发市场二期工程,市场前景也应该不错,将周伟民拉过去,人也就有了,但你前期哪里筹集这么多的启动资金?”李谷既然愿意叫沈淮“拖”下水,自然也就问得更详细一些。

厂区外迁、土地置换及开发,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新组建的地产集团作为省国有独资企业,能从梅钢借用到的资源就很有限,融资渠道就成了极大的问题。

省国资体系目前最大的资金源省国投集团还在蒋益彬的控制之下,徐沛即使支持沈淮组建省国资地产集团的计划,也多半不会让省国投掏多少资金出来;淮海融投资产庞大,但目前手里掌握的资金不多,最大的资金来源就只能依靠银行贷款。

沈淮当前不仅是要组建大型省国资地产集团,推区厂区外迁,更要将近两百家系统单位、拆分重组成三十家左右的大型国有独资或控股集团,要搞产业、技术升级,要搞产能扩张,所需要的资金更是天量。

省里交到沈淮手里的盘子,看上去是有超过一千一百亿的总资产,但其中有五百亿的债务,主要就是拖欠各大银行的贷款。

各大银行在省国资体系里已经沉淀了近百亿的贷款,还愿意,或者说还有多少资金能掏给沈淮?

“虱子多了不怕咬,”沈淮说道,“省国资整体已经拖欠各大银行近五百亿了,那让他们再凑一百亿给我花花,想来也不是绝无可能。”

“你说起来容易,”李谷笑道,“四大国商行一年在淮海的新增贷款总盘子,就一百二十来亿,农地水电、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就要用掉大半,他们就是愿意相信你,想上你的贼船,印币权也在央行的掌握之中,他们没有办法印钞票给你……”

沈淮笑了笑,说道:“其实还好,新世界广场以及鹏悦现代城,都没有占用徐城市的信贷资源,花溪市场二期,四大国商行今年凑十亿给我们用于地产开发,还是能勉强办的。”

“拆分重组三十家大型省国资集团计划,你打算什么时候执行?”李谷问道。

“这个工作今年是没有办法做,”沈淮说道,“今年能将东狮集团、新的原野集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官场之风流人生】最新更新章节〖第九百九十二章 抢人抢项目〗地址https://wap.275b.com/0_615/1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