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淮海国资(3/4)

承揽建设东绕城高速、南湾湖国际博览园,徐城市政府则同时将东绕城高速建成后二十五年的运营权以及博览园外围、南湾湖金融中心区三千六百亩建设用地作为补偿,分别划给融信建设、融信地产。

****************************

淮海国资成立之后,沈淮就将主要精力放在淮海国资这边。

他虽然还在省国资办兼任副主任,但企业处、产权处的工作都交给丁建国分管,他同时也将唐宝成调到淮海国资当助手,担任总经理办公室经理一职,实际上让他分担更多的日常管理工作;企业处处长职务,则由徐建担任。

虽说省财政以及各院校第一批就置入二十亿的启动资金,虽说省政府也批准同意国信投资在多地发行总计达四十亿的建设债,虽说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同意向大学城控制提供总计达四十亿的综合授信,意味着大学城一期的建设资金不会存在什么的问题,但是承担四十亿的建设债与四十亿的银行贷款,每年要支付的债息将高达五六亿。

更为主要的,大学城一期建设期为两年,两年投入近百亿的建设资金过后,到零三年底、零四年初就要启动投资规模达两百亿的二期工程建设,到时候承担到的财务压力将会倍增。

故而在大学城建设启动之初,就要考虑财务平衡的问题。

大学城建设的负责,都由省财政负责兜底,但真正要省财政站出来兜底,也就意味着组建淮海国资管理集团所尝试的改制彻底失败。

而在需要省政府兜底之前,除了相应的教育拔款流入外,省及徐城市同意将大学科技园所有的商业、住宅、工地建设用地的开发收益,以及配套科技园入驻企业归属省市两级地方财政的税收,在扣除大学城管委员行政费用之后,统统划归大学城控股公司所有,直至所有的建设债款偿清为止。

大学城规划四十平方公里,总面积达六万亩,除校区及公共建设用地外,还有近三万亩土地可供商业、住宅及产业开发。

如果不想淮海国资调动其他子公司的发展资金去支持大学城建设,仅靠相应的教育拨款以及配套科技园区归属地方的税收去支撑大学城的建设,压力还是大到难以想象。

**************************

夜里从国金大厦出来,外面飘着小雪,距离春节没有几天,九点过后的大街就没有什么车辆。

沈淮与黄新良、熊文斌到李谷家里见面。

虽说戚光伟如愿担任大学城控股董事长一职,但戚光伟负责大学城控股只是负责怎么去花钱,实际负责大学科技园范围内各校区的建设,而未来总计需要近五百亿的建设资金,还是需要沈淮负责在淮海国资内部,以及与省里及徐城市来进行协调统辖。

所以在大学城控股集团旗下,也成立诸子公司,分别负责校区建设、公共设施建设以及商业、住宅、工业用地的开发特别是公共设施建设及大学科技园范围内商业、住宅以及配套产业建设用地的开发,与大学城管委员的职能有相当部分是重合的,故而黄新良才是这方面的实际负责人。

沈淮自然也是将大学城控股内部的财务平衡,寄托在黄新良的身上。

提出建设大学城,他们与计经系就没有例外的将南湾湖新区的人事、建设等主导权抓过来。也早就在十一月下旬,他们这边就确定让黄新良过去负责相关工作。

这一个多月来,黄新良也是整日奔波,人相比在秦江区担任副区长时都瘦了两圈。

“大学城未来有着充裕的资源可以推动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这也是徐城当前有能力应该重点挖掘、发展的产业,”

沈淮坐在李谷家的书房里,抽着烟,跟李谷解释黄新良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官场之风流人生】最新更新章节〖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淮海国资〗地址https://wap.275b.com/0_615/1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