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www/wwwroot/7/www.275b.com/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www/wwwroot/7/www.275b.com/chapter.php on line 3
代周第一百二十二章(1/2)-新笔趣阁

第一百二十二章(1/2)

徐世铭说:“孙相此言差矣,冯道事辽不假,但孙相应该听闻冯道奉命赴辽,而执意南归之事吧?”

百里无忌有了兴趣,说:“徐相说说,是怎么回事?”

徐世铭开始叙述冯道的轶事。

先说了个趣事。冯道为相时,曾使人读《老子》,自己躺在床上听,那人开卷后,发现书中第一句中“道”字犯相公讳,于是将“道可道,非常道。”读成了:“不可说可不可说,非常不可说。”

当年石敬塘向契丹称儿,每年都要向契丹进贡,这一年,石敬塘命冯道出使辽国行礼,表示对父皇帝的尊敬。

冯道毫不犹豫地领命说,陛下受北朝恩,臣受陛下恩,有何不可。

当时,冯道并没有参预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的卖国勾当,他说这样的话,只是他滑稽多智,浮沉取容的一贯本色。

因为石敬瑭为了取悦于契丹,认为只有冯道才能充当使者,已经下令说出了“此行非卿不可”的话。虽然还说了“卿官崇德重,不可深入沙漠”,只是假惺惺表示关怀。

老于世故的冯道自然明白自己的处境,索性表示得心甘情愿。

到了辽国后,耶律德光曾派人劝冯道留下,冯道回答说:“南朝为子,北朝为父,两朝皆为臣,岂有分别哉!”话说得很漂亮,实际还是不愿留在契丹。

冯道把契丹的赏赐全部卖掉,得来的钱都用来买柴炭,四下对人说:“北方严寒,老年人受不了,只能备着。”似乎作了在北方长住的打算。

当耶律德光同意他南返时,冯道又三次上表要求留下,被耶律德光拒绝后还拖了一个多月才上路,而且在路上边行边歇,磨磨蹭蹭了两个月才出契丹边境。

随身左右不理解。问他:“别人能够活着回去,恨不得长上翅膀,你为什么要慢慢走。”

冯道说:“你走得再快,对方的快马一个晚上就追上了,逃得了吗?慢慢走倒可以让他们不了解我的真意。”可见他表面上的恭顺只是一种韬晦的手段。

百里无忌听完,对冯道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见徐世铭、孙光宪两相对立,争执不清。百里无忌笑道:“二位不必再争,至于如何安排,见见他,听听冯道自己的意思不就成了?”

于是,如冯道进见。

稍息之后,冯道进来。

马上拜到在地。口中大呼:“臣拜见陛下。”

百里无忌闻言一愕,问道:“本王只是个藩国之王,怎能称为陛下?”

冯道依旧低头答道:“南唐称帝多年,您不费吹灰之力就取了南唐、吴越之地,怎么不能称陛下。”

百里无忌听了徐世铭的介绍,对这老头的胡言乱语有了一定免疫力。

摆摆手道:“老先生不可胡言乱语,起来说话。”

冯道方才起身道:“臣遵命。”

“老先生此来。究竟所为何事?”

“臣此次南下,专为投奔大王而来。”

“你在汉朝已经被封太师,为何来投奔楚国?”

“回禀大王,臣一生任过六任丞相,也任过太傅、太师、中书令,经历十帝,前后合计不过三十一年。臣累了,想投奔大王以安享晚年。”

百里无忌闻言奇道:“老先生此话何意?你又怎会认为投奔楚国可以安享晚年?”

“大王起于小小巴东。占庆州为根基,图谋南楚,至如今灭南唐、吴越,平定吴朝,臣一路观望,如日后天下一统,舍大王其谁?契丹残暴。占据中原而不能治,故只能北返。刘汉起于兵乱,虽有军力,却全无根基。如今高祖一死,其子昏聩,无法内平藩乱,外抗契丹,只是苟延残喘而已。如此,臣不投奔大王,还能投奔谁?”

百里无忌继续问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代周】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二十二章〗地址https://wap.275b.com/0_911/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