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协调资格(2/3)

“没办法,船队出海很耗时间,风险又大,运气不好,不光货回不来,连人都有可能回不来。价钱高,也是商贾们抬起来的,毕竟物以稀为贵嘛!”

“呵呵,说的也是,不论是商贾还是回易,都是为了逐利。”

“朝廷把回易这个差事给了下官,下官不得不担,不过商贾逐利和回易逐利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商贾的钱进了他们自己的口袋,回易赚来的钱则进了国库,一个为私,一个为公,有本质上的不同。”

“我也不懂回易,就不说这事儿了。不知杨大人这次来太医局所为何事啊?”

“周大人,是这样,朝廷命回易处今年冬天继续出海,船队在泉州都准备好了,等朝廷选定吉日,船队就要出发。回易船队每次出海南下,都要在海外耽搁两年时间,很多时间在海上飘荡,海上湿热,不适应海上气候的人很容易生病,所以船队每次出海,都要请一些医术精湛的郎中同行,帮船队驱除病痛。前两次回易成功,随行太医功不可没。这次下官来太医局,是想请大人调拨五名医术进精湛的太医给回易处,让他们随船队,及时给患病的船员诊治。”

“杨大人,这有点难办,前几天翰林医官院还在问太医局要人,让太医局今年多给他们送些人过去,翰林医官院都发话了,太医局的人得留给他们,很难调拨人手随船出海了!”

“周大人,出海回易是朝廷大事,事关国库是否能丰盈,能否通融,不说调拨五人,只调三人行不行?”

“杨大人,不是我不愿意帮忙,今年人手确实很紧张,调拨不开啊!”

“周大人,再想想办法吧,回易船队没有太医跟着,实在不能让人放心。”杨丛义说着将一张千两面额的银钞悄悄推给判太医令周大人。

周大人扫了一眼银钞,连忙伸手接过来,塞进衣袖中,而后笑道:“远洋回易确实对朝廷很重要,太医局能帮上忙的,我们尽量帮。杨大人要的五名太医,我跟翰林医官院商量商量,现在人手紧张,少给他们送几个,还是先就回易处吧!”

“多谢周大人通融,等下官从海外回来,再登门道谢!”

“哈哈哈,好说好说,海外要是有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杨大人不妨帮忙留意留意,等回来我出钱买!”

“大人说笑了,海外蛮荒,若真有大人看的上的东西,下官一定亲自送到大人的府邸。”

“好好好,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三天之内,太医局挑五名医术精湛的太医,到时候直接过来领走就是。”

“多谢周大人,三天之后下官再来。”

“杨大人不多坐一会儿?”

“下官还有其他事要忙,分身乏术啊,告辞!”

杨丛义起身离开太医局。

一千两白银对清贫的官员来说很多了,但显然太医局的周大人不像是清贫官员,看他收钱的样子十分娴熟,应该是一次次练出来的。

贪就贪吧,只要能把他要的五名太医给他就行。

而后,杨丛义又去了一趟枢密院。

即使精武军现在已经划归回易处管理,船队出海,精武军就要护卫随行,调离驻训之地,就得有枢密院的命令,否则追究起来,轻则丢官罢职,重则杀头入刑,不得不慎重。

在枢密院,没有人为难杨丛义,不就是一纸调令吗,不给调令,船队就不出海了?显然不可能。

于是他轻轻松松的就拿到了精武军调离流求县驻地,护卫回易船队出海的命令。

随后带着这一纸调兵命令,他又来到军器所领取作战军需。

军器所管事是一名内侍,回易处的大名,他早就听说过。

当杨丛义告诉他,他曾经在西作坊任职过三个月副使之后,那内侍对他更加热情,直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宋燕王】最新更新章节〖第553章 协调资格〗地址https://wap.275b.com/10_10549/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