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惊天消息(2/3)
七,赵带着百官从兴仁府北上,渡过黄河,准备前往大名府慰问北伐将士。
结果行至澶州附近,大宋君臣听闻一个惊天消息。
正月十二,太上皇赵构出德寿宫,在大庆殿召见留守临安的各部各衙官员议事!
这个消息犹如一个晴天霹雳,在赵、陈康伯、史浩等君臣及文武百官心里炸响,众人顿时惊慌失措。
大宋要乱了!
要变天了!
这是每一个人心底的声音。
但谁也不知道临安到底发生了什么,前来送消息的人不是传令兵,更不是官员,只是一个朝臣家里的下人。
消息是真是假,无从辨别。
慰问队伍当即停止前进,调头返回兴仁府。
与此同时,派人飞马回临安探查消息。
赵和百官在恐慌不安中,渡过了八天。
正月二十五,确切消息送回兴仁府:太上皇赵构于正月十二开始,一连五天于大庆殿召集留守临安各部官员议事,并于选德殿、崇政殿召老臣议事!
消息确切,太上皇这个是要干什么?
赵构要做什么,呼之欲出,赵和百官心里都非常清楚,只是他们不明白赵构为什么要这么做。
若真如众人心中所想,如此以来,赵构置皇帝赵于何地,置文武百官于何地?
兴仁府远离临安千里,那里到底发生了何事,众人根本不清楚,临安未曾派遣任何官员来行营,也未有朝廷的任何书信。
在兴仁府空耗下去,根本不是办法,但皇帝赵和太上皇赵构的事,是皇家自己的家事,谁无法掺和。
但此时刚刚跟金国议和,若传出大宋内部出现巨大的变故,恐怕金国转眼就会撕毁和议,重启兵戈。
皇家家事,亦是国事!
陈康伯身为宰相,历两朝,力主抗金北伐,大宋方得有今日之成果,他哪里忍心大好局势,就此葬送。
群臣私下议论纷纷,臣心已然不稳,若再继续这么拖下去,好不容易拼来的成果转眼就会付诸东流。
沉默多天之后,陈康伯主动求见赵,提议召集文武百官议事,不议他事,就议太上皇入主大庆殿之事!
几天不见,赵精气神全失,脸上无光,眼中无神,往日的朝气,不复存在。
听闻陈康伯提议,赵沉默良久,而后道:“父皇事,不可妄议。”
只此一言,便把陈康伯顶的半晌无言。
“皇上,请听老臣一言,此乃天下事,当由天下人共议!”
陈康伯眼中悲痛之极,几天时间,仿佛老了几岁。
这些年,在朝堂日日跟主和派争执,打口水仗,好像永远也不会疲惫,但现在他感觉累了。
“不,父皇之事不能议。自古以来,只有父议子,哪有子议父。你回去吧。”
赵虽然想不明白,为何会突然发生这种事,但礼法告诉他,不能以子议父,免得落人口实,况且临安发生了什么,至今也没一个人来说清楚。
陈康伯退了下去。
大宋如今面临的局势要求他这个宰相,必须要做点什么。
兴仁府、临安互不通消息,互不派人通气,绝对不能再观望持续下去,不然大宋必将四分五裂。
北伐虽然成功了,但北伐三大将李显忠、吴拱、杨丛义此时都手握重兵,这些事大宋在江淮、荆襄一带的几乎所有兵力,再加上他们三人距离赵所在的兴仁府都非常近,一旦有人在此时起了异心,大宋就全完了!
李显忠一生忠勇,当不会有二心,但他是前朝旧将,如今是忠于临安太上皇,还是忠于皇帝赵,恐怕只有他自己清楚。
吴拱之前一直在西北,最近几年才调住襄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宋燕王】最新更新章节〖第699章 惊天消息〗地址https://wap.275b.com/10_10549/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