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颁行天下(2/3)
“李尚书所言极是。汴京百废待兴,正是缺钱的时候,川蜀之地一年的财赋,养二十万军队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只要派遣得力的官员过去,川蜀治理就不会有太大问题,陈相无需如此顾虑。”
“既然诸位都这么想,我附议。”
“好了,最主要的军队、财赋、辖区划分问题都已确定,那我们赶紧议定诸事细节,拿出具体方略吧!”
“陈相,两帝共存、南北分治,是你的构想,诸多细节,应当已经有过思虑,索性就提出来,我们大家议一议,没有问题就定下来,有异议,我们再议便是。”
“好,那我就说说。关于南北官吏调任管理的问题,我以为临安和汴京可保持沟通,可以主动从对方那里调人,也可以主动向对方推荐官吏,但对方用不用,或同不同意放人,由各方自己决定。如果官吏自己想前往江南或江北任职,若对方同意接收,则不得阻拦。还有关于恩科取士的问题,江南学子可以去汴京参加科举,江北学子也可来临安参加科举,双方不得设置障碍,允许学子自由选择。还有商贾,我以为......”
陈康伯对“两帝共存、南北分治”的构想下了不少心思,有此产生的各种问题,他也基本都想到一些解决办法,其宗旨就一个:尽量做到不影响民生,不影响天下安定,朝廷层面上江南、江北可以分治,但要做到在普通百姓看来,大宋仍然是一个大宋,于他们而言一个朝廷还是两个朝廷,并无不同!
汤思退、杨存中等一众重臣在勤政殿里商议了整整一天,直到二更天,才算拿出了较为具体的方略,呈给赵构过目。
仔细看完他们方略,赵构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便让众人先回家休息,明日再议。
三日之后,陈康伯会同三名老臣离开临安,一路北上兴仁府。
三月十八,陈康伯一行抵达兴仁府,留守兴仁府的史浩等一众大臣出城迎候,当晚史浩代表赵,举办宴席,为临安来使接风洗尘。
“皇上,这就是老臣在临安会同一众重臣议定的方略,太上皇已经过目。”
陈康伯说完将方略呈上,由内侍转交赵。
“好好好,陈相辛苦了。赐座!”赵说着将方略展开。
其实在此之前,史浩已经将方略大致内容告知赵,此时他也只是例行公事一般,匆匆看过,这个方略是临安议定的,不论满不满意,他都只能接受,好在最终结果并不如预期那般糟糕,甚至比他早前的预期要更好。
“皇上,如果对这份方略没有异议,南北分治之事就这么定下,用印之后,南北各持一份,此后诸事便以方略所约而行。”陈康伯见赵看完,将方略收起,不等他开口,便马上出言提醒。
显然,他也不觉得赵对这份方略有什么异议,毕竟这是他们数十人花了两天时间商定的,重要事项,重要细节都再三推敲,力求赵构接受的同时,赵也要能接受,对于这一点,他们一众老臣还是有把握的。
果然,只听赵道:“陈相思虑周全,我对这份方略很满意,并无异议,只是如何执行,还要请教陈相。”
陈康伯回道:“皇上对方略满意就好,至于如何执行,老臣会跟史相商议,确定之后再跟皇上禀明。”
“嗯,也好,此事你们做主即可。”赵微微点头。
此前的赵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方略中的一切都是陈康伯和史浩为他争来的,不相信他们,还能相信谁?
随后陈康伯又呈上一份文书,口中道:“皇上,这是老臣在临安与一众重臣议定的一份草诏,太上皇也已经过目,请皇上过目。若没有问题,请皇上三日之内,颁行天下!”
“史相可曾过目?”赵看完手里的草诏,抬眼看向史浩。
只听史浩道:“老臣看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宋燕王】最新更新章节〖第703章 颁行天下〗地址https://wap.275b.com/10_10549/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