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家事(2/3)
不能一口应下。
“他是秀王长孙,龙图阁学士赵伯圭的长子。”
“犬子顽劣,臣不敢高攀!”赵话音刚落,杨丛义当即谢绝。
这赵伯圭不是旁人,乃是皇帝赵的同母兄长,赵年幼时过继给没有子嗣的赵构,进了皇宫,两人就断了往来,直到赵登基,他逝世多年的生父赵子被追封为秀王,两人才又有了联系,赵为君,赵伯圭为臣。
原本赵伯圭是恩荫得官,一直在秀州,临安生乱,朝廷北迁汴京之后,他也响应号召带着家人北上汴京为官,成了汴京朝廷的坚定支持者。
以此算下来,赵想配给杨丛义儿子的赵师夔的女儿其实是他的侄孙女。
赵早年在临安出生的两个女儿早逝,汴京纳妃后,出生的几个女儿都还年幼,也没有成年的孙女,不然也不会给侄孙女说亲。
见杨丛义谢绝,赵心有所失。
杨丛义急忙解释道:“臣久在军伍之中,算是一个粗人,家里也无多少书香气,赵大人是龙图阁学士,地位尊崇,犬子实在配不上赵大人的孙女。犬子无才无德,为免生事端,臣更愿意让他娶普通百姓家的女子。”
“那真是可惜了。既然你这么坚持,那就算了。”见杨丛义态度似乎很坚决,赵只好作罢。
“多谢皇上。”杨丛义起身道谢。
“不说你儿子的婚配之事了。听说你在济南府还有一位相好的女子,随你多年了吧,准备何时给她个名份,搬进杨府去住?”赵说这话时语态轻松,似乎真是关心对方的家事。
杨丛义听到此话,心下却是一惊,当即回道:“她确实随臣多年了,早在临安就已经相识。这些年照顾臣的饮食起居,着实辛苦,臣也早想让她来汴京享福,可她一直推脱,臣也就没有强求。既然皇上亲自关心,臣回去之后,马上将她接来汴京!”
“不宜操之过急,她不愿来汴京,应该是担心进了杨府受排挤吧。安排妥当,给了名份,再让她入府吧。”
“皇上说的对,是臣考虑不周。”
“这样吧,她这些年不为名不为利,把你照顾的很好,帮了你很多忙,也算是帮了大宋朝廷的忙,待朝廷赐个爵位给她,再把她迎进府中,如何?”
“多谢皇上!”杨丛义起身,恭声称谢。
君臣之间果然还是没有绝对的信任,杨丛义手中掌有大宋军权,而济南杨四娘手里有掌有太多产业和钱财,有兵有钱,不管是不是忠臣良将,都是潜在的逆臣!
杨丛义从没奢望赵会绝对信任他,给他绝对不受控制的权力,只是没想到连他身边没有名份的杨四娘都不放心,都要把她弄到汴京。
生为人臣,杨丛义没有拒绝的余地,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皇上,她一介女流平白无故赏赐爵位并不合适,幸好她经营有道,手里有些产业,不若等她全部献给朝廷之后,再赏赐她不迟。”
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杨丛义不贪权、不贪钱,他想要的只是安心做事而已,既然赵不放心,把钱上缴朝廷也就是了。
“这都是她的私产,不合适吧。”赵面有危难之意。
杨丛义道:“她手里的各类作坊、车马行、矿场都不怎么赚钱,这些产业都是与备战北伐有关,她一介女流整天跟这些事打交道并不合适,臣也跟她说过多次,可她总是不放心,怕做的不好,连累大宋军队打败仗。奔波劳累半生,她也不年轻了,是时候清静清静,好好享福了。”
“北伐备战相关产业?既然对北伐很重要,突然捐献会不会对北伐备战有影响?”赵随即问道。
“没关系,这些产业运行都比较正常,平常她也不必亲自参与,朝廷只需要派遣合适的官吏一一接管就是了。最好朝廷能单独设立一司进行管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宋燕王】最新更新章节〖第748章 家事〗地址https://wap.275b.com/10_10549/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