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军人与荣誉(2/3)

,该报刊归军政处管,负责向川东各县各团各营传达和谐社会理念。

但是让人奇怪的是,在民国的时候,基本上有陷入绝对民主之中,每个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发表言论,都可以在报纸上评论政府。

而且中国知识分子军官都缺乏一种合作精神,大家都认为真理掌握在手中,一声讨起异己来,简直是滔滔不绝,简直是泡沫横飞。

如此氛围,就连前世以民主斗士自居的东方也感到难以承受。

虽然如此,杨兴在与张森楷经过对农村问题分析后,决定先在合川地区建立起新型农村。

新型农村规划是这样的,先建立起严密的农村基层机构,在配以农会对贫下中农佃农的护持与农作物生产技术指导,逐步达到与地主就地租进行协商的基层机构。

农村基层机构为:每20多户建立一个生产互助社,10多个生产互助社建立1个村,10余个村建立一个乡。

每个生产互助社,村设立一个队长,村长村支书,以指导农作物耕种,蚕子养殖,家禽养殖。

每个县选举产生一个农会,农会干事由县里委培,道相关农校,学习农作物耕种知识,桑树嫁接,蚕子养殖,家禽养殖技术。

指导佃农与地主就地租收集进行谈判。

必要时,农会可通过财政援助,金融贷款,以得到扶持,以避免在农村中地主独大现象,从而逐步使农村变得和谐起来。

在工程兵逐渐步入正轨后,在军政事情刚刚基本完成后,在农村试点改革得以建立后,杨兴的洋务会办卡鲁.约翰.再次来到重庆,这次一道前来的,只有美国恒丰洋行的拉姆.罗斯,英国怡和洋行的大卫.布朗,即于德国礼和洋行的威廉.本茨一行,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现在不可能与英国人出现在同样的场所。

听到在这个时候,西方几大央行前来访问,杨兴可是大喜过望,要,就是在上个月,由于财政支出不足,杨兴就有一种打击富豪的心理了。

虽然有自流的食盐,万州关卡掌握全川输往长江沿岸运输咽喉,泸州的酒,顺庆的丝绸,合川的煤炭,再加上内江的养殖业,但是由于战争,很多地方税收没有收上来,或者早已被北洋军阀所收,今年税收不过600万个大洋。

而在这期间,战争开支就达400万个大洋,再加上建立由政府出面,采用官商合办方式建立起来的纱线厂,制糖厂花费了100万个大洋。

除此之外,还要支付政府人员开支,教育开支,农业扶持费,公路修筑,水路建设,如此下来,还需要花费400万大洋。

在这种情况下,财政赤字高达300万大洋啊。

但是在作出如此大规模建设计划的时候,杨兴不得不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最后以竞争公平性为借口,将获利颇丰的嘉陵丝绸厂60万股份,以120万个大洋,卖给三家丝绸公司,与10个富商,以筹集公路建设与水利基础建设。

但是即使如此,也仅仅暂时缓和目前财政困境,至少还有200万大洋的资金缺口,若是再不能筹集资金,杨兴不得不暂缓农业扶持费,以及公路建设,水利建设了。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从成都传来消息,由于唐继尧采取强滇弱川政策,积极从川省大肆搜刮钱物。

为了达到控制控制四川之目的,唐继尧不但源源不绝的从滇省派出赤手空拳的军队,以扩大在川滇军实力。

除此之外,为了满足穷奢极的目的,每个月在领取3万个大洋的基础上(唐继尧被袁世凯被任命侯爷,每月月薪为3万大洋,唐继尧除了在护国战争期间每月由捐出1万,另外2万大洋供其挥霍),将四川省银库的700万两白银提取出来,由其亲信,警卫营营长龙云率领5百余人秘密从成都押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爱国军阀】最新更新章节〖第140章 军人与荣誉〗地址https://wap.275b.com/116_116633/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