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刺刀对刺刀(2/4)

在他的作风影响下,无人敢出差错。军中流传着“不怕丁军门,就怕琅副将”的说法。在其任内,北洋海军的训练水平达到了颠峰。

而琅威理也因训练舰队有功,被清廷任命为北洋海军提督。

1890年2月,北洋舰队南下避冻。24日,丁汝昌率“致远”等四舰至南海一带操巡,琅威理、林泰曾、刘步蟾督带“定远”、“镇远”等舰在香港维修。3月6日,“定远”管带刘步蟾忽然降下提督旗换升总兵旗,表明自己是舰上的最高长官。

琅威理责问:“丁提督离职,有我副职在,为什么撤下提督旗?”

刘步蟾答:“按海军惯例应当如此。”

较真的琅威理立即致电李鸿章,对自己的地位提出质问。

北洋海军提督旗图形为黄灰黑蓝红五色,角上饰以锚形。而总兵旗为黑、绿、红三色。这就是著名的“撤旗事件”。

3月7日,李鸿章致电北洋海军第二号人物,左翼总兵林泰曾:“琅威理昨电请示应升何旗,《章程》内未载,似可酌制四色长方旗,与海军提督有别。”

制四色旗是调和折衷之语。但李的电报,明确表明了北洋海军只有一个提督。

6月25日,北洋海军返回威海,丁、琅一同赴津,与李鸿章面谈撤旗事件。李鸿章明确以刘步蟾为是,琅威理当场提出辞职,李鸿章接受了他的请求。

尤为糟糕的是,琅威理走后,北洋海军的训练和军纪日益松懈,操练尽弛。

军官争挈眷陆居,军士去船以嬉。每当北洋封冻,海军例巡南洋,率淫赌于香港、上海,更显得撤旗事件像是一场悲剧的开端。

赫德后来幸灾乐祸地对金登干说:“琅威理走后,中国人自己把海军搞得一团糟。琅威理在中国的时候,中国人也没有能好好利用他。”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史上的一个惨痛教训。

作为对比,日本海军也是英国人一手训练起来的。

英国皇家海军的英格斯上校为日本海军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

英格斯本人回忆说,他在日本服役时,日本政府曾封赠他以贵族,使他能有足够的权力和地位,以与日本的高级将领接触。

日本海军从英国人的教育中得到极大的好处。

当他们认为有理由独立行走时,欧洲军官便体面地告退。而日本人“坚持走着他们在英国的指导下踏上的道路,他们不仅使舰队保持着英格斯离开时的面貌,而且更趋完善了。”

所以,甲午战争北洋海军惨败,始于李鸿章、刘步蟾等人对英国顾问之不尊重。

日本陆军、北洋六镇曾经是德国的学生,我们军队不论训练水平,还是军事素质都不如北洋六镇,都不如日本人,为什么我们不能成为德国陆军的好学生呢?

虽然德国在一战中惨遭失败,但是这次失败,主要是德国战略失败,相反在战争中,证明德国陆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

当即任命马克斯.鲍尔上校为中国陆军中将,为自己的德国参谋长,在1年后,每个师将编入1名德 事顾问。

自今日起,所有中国学员结业,德国顾问团有一票否决制,所有军官升迁,德国顾问有一票否决制。

…………

如此谈论了一个小时,谈得德国人连连竖起大拇指,谈得下面学员一个个惊出一身冷汗。

杨兴见大家都休息好后,当即对大家说道:“威廉上尉功夫神乎其神,大家都见过了,但是本司令拼刺刀功夫,有几个见过?”

众人连连说没有,有的说要杨兴耍几手给大家瞧瞧,当即杨兴提出与威廉上尉代表两军来一场公开比试。

鲍尔上校连说使不得,使不得,万一元帅受了伤怎么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爱国军阀】最新更新章节〖第285章 刺刀对刺刀〗地址https://wap.275b.com/116_116633/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