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功亏一篑(2/3)

,终于没有提出这个建议。

想到原以为全胜的西征的战役,居然如此草草收场,杨兴随着总指挥部一起退回雅安,正准备返回成都的时候,尹昌衡大都督接到北平袁世凯的命令,电文大意如下:昌衡吾弟,西征藏区,功勋昭著,望老弟即赴北平,共商国是。

尹昌衡将这个命令摊开后递给几个心腹幕僚观看,由于杨兴为其一手提拔于军校之中,再加上西征战场上有救驾之功,在康定的时候,又是其出奇谋,解决大军军需,现在已经进入尹大都督核心幕僚群中。

看到这个电文,一位脑袋后残留着丝许长辫的老先生站出来道:自古以来,当帝王掌握权柄以来,必然先除权臣。大都督西征藏区,举世瞩目,功勋昭著,再加上大都督现在还加入了国民党,如此大都督已成为袁项城心中难以磨灭阴影,必欲铲除大都督兵权不可。去,则有可能虎落羊口。不去,则公开对抗中央政府。不论去还是不去,难以做决定亦。

尹昌衡笑道:昌衡一时难以决策,故请各位参考参考。

这位老先生见状,答道:大都督,常言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古时大将远征得胜之后,也需向皇上报告大军钱粮弹药消耗。现在虽然是民国时期,袁大总统在大都督远征凯旋后相召,于理于情相符啊。

这位老先生深吸一口气道:再说大都督乃国民党人,国民党人在南方势力庞大,根深错节,袁大总统断然不敢因此加害于大都督。因此此行虽然有凶险,但必可化险为夷,老夫还是建议大都督可以前往。

众人听到老先生如此分析,纷纷感到老臣谋国,纷纷点头称是,声言大都督应该前往。

想到历史上在西征凯旋后,尹昌衡被袁世凯相召到北平,在袁世凯多番拉拢未成之下,最后竟然诬告贪渎钱粮,判九年徒刑的史料。现在众人让其羊入虎口,当即劝诫道:大都督,袁世凯言而无信,断不可亲信,大都督此行,必然凶多吉少?

这位老先生反驳道:黄口孺子,怎可信口雌黄?汝言大都督此行凶多吉少,能否详细说来老夫听听?

努力回忆历史知识,沉思良久后说道:大都督为国民党人,而袁世凯为军事强人,必然想剪除我等革命武装,大将军前往,必然会被袁世凯多番流连,以此解除我革命武装,此其一。其二,大都督斩杀原川督赵尔丰,而其兄赵尔巽与徐世昌等人交情颇深,必然鼓动袁世凯流连与大都督。因此卑职以为,大都督断不可前往北平。

这位老夫子一听,嘿嘿数笑道:杨副官此言论真可笑,大都督为国民党人,路人皆知,难道袁世凯想迫害大都督而牺牲所有国民党人之信任,造成中央与地方之隔阂,此其一。其二,赵尔丰虽然为大都督所杀,赵尔巽虽然与徐世昌熟悉,但那是私人恩怨,在大革命时代,谁没有杀害过亲清廷势力,难道袁世凯敢因这个罪名来加害于大都督,如此不怕天下人耻笑吗?

杨兴咧咧嘴,半天说道:老先生,大都督行为举止毫无亏损,兴亦断定袁世凯断不可加害于大都督,但是多番磨难必然有的,最后以莫须有罪名加害于大都督,也未可知。

尹昌衡一听,杨兴亦断言此行无生命危险,当即哈哈大笑道:征东之意,本督知晓。大丈夫行事,但求无愧于心。想我革命党人,九死一生,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岂怕那些阴谋诡计。吾意已决,返回成都,答谢众乡亲对西征大军支持后,昌衡将立即动身,前往北平面见大总统。

杨兴还想再说什么,但尹昌衡制止了杨兴的进一步进言。

当即商议随行人员,模范团团长陶泽琨作为护卫长,带领一个班的士兵随尹昌衡进京。

而杨兴因为西征表现出色,再加上已经秘密加入同盟会,政治上可靠,并且是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军官学校学生,而尹昌衡则是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爱国军阀】最新更新章节〖第31章 功亏一篑〗地址https://wap.275b.com/116_11663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