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尘埃落定(1/2)
“成,你等着,我这就回信。”>
老者说罢,也不避讳二人,提笔蘸墨,‘唰唰’落笔。>
小厮和大汉终耐不住好奇心,探着脖子斜瞄了一眼,纸上内容异常简单。>
‘鹰熬透矣,可依计行事。’>
老者也不待墨汁干透,就这么递给大汉,“我这里没有信札,更无火漆,就麻烦你了。”>
“无妨无妨。”大汉从随身行囊中掏出信札火漆,小心封好后,收入怀中,拱手辞去。>
“老爷,”小厮忍不住问道,“就用这么几个字回复陛下,成么?”>
“没事,出京前我和陛下早商讨过的,一句话足矣,要不是驿卒得换人换马,我连字儿都不想写,传个口信都成。”>
老者答道。>
小厮听得似懂非懂,却明智地不再继续追问,转而劝道,“老爷,早点歇了罢,明日一大早,你不是还要和徐大人一同巡查河道么。”>
“嗯,你先去睡罢,我再有一会儿也就差不多了。”>
老者挥退小厮,独自坐在灯下,一时没了看书的心思。>
京中情况与他离京前所料大致不差,唯金刀白莲一案有些意外,不过这种事,即便是作为群臣之首,军国大事上让当今天子言听计从的他,也不能说三道四。>
没错,眼前这老者,正是当今名动天下的于谦于少保。>
离京赴鲁,实在是他有意为之,留在京师,过早在安置归附瓦剌所部之事上发声的话,对他的设想不利。>
关西七卫内乱之事,身为兵部尚书的于谦还是要比其他人知道得要早一些,内中情况,甚至远比如今朝堂上爆出来的还要严重。>
作为关西七卫之一的沙洲卫,因为所处之地水草丰美,被除了哈密卫以外的其余五卫觊觎良久,早在去岁之秋,五卫就开始联手对付沙洲卫。>
经过小半年的争斗,沙洲卫双拳难敌四手,一直退到嘉峪关旁,方才逃过灭族之难。>
就在瓦剌大王子扣关内附前不久,沙洲卫也提出了同样的请求,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本应走一趟廷议的。>
于谦担心廷议反而误事,就这么按了下来,同景泰帝商讨一番后,同意了沙洲卫所请,允其进入嘉峪关,在肃南一带驻牧。>
想必如今已然安置得差不多了,那一带地广人稀,并无良田,还挺适合沙洲卫的。>
沙洲卫内迁,关西七卫成了六卫,一番内斗后,各卫实力有增有减,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其中的罕东卫实力大增,听说已经有了与哈密卫叫板,甚至统一关西的苗头。>
于谦本待继续施行分而治之的策略,从罕东卫中再分一卫出来,以弱其势,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罕东左卫,以全七卫之名,关西一带不能出现一个浑成一统的大部落。>
敕令尚未下达,瓦剌秦博又来扣关内附,算是瞌睡碰上枕头,正好让凶悍的瓦剌人西迁关西搅局,暂时也不用分裂罕东卫,图惹人嫌。>
只是若不绕上几个圈子,把桀骜的瓦剌人像鹰一般的熬上一熬,他们恐怕不愿意远走千里,去到那么偏僻的地方。>
是以景帝于谦君臣二人,这才定下计议,于谦早早离京躲避,景帝则不发一声,先任由朝廷中人肆意上奏建议,要是有对瓦剌人不利的就更好。>
等到瓦剌大王子实在坐不住,到了只要不被打散分拆,就怎么都行的地步,他们再出面救火,不图对方的感激,就图他们能心甘情愿地远赴关西。>
至于时机,说好了由天子自行抉择的,没想到事前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牟明】最新更新章节〖第271章 尘埃落定〗地址https://wap.275b.com/11_11617/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