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这里重写 一(2/3)

干脆两眼一翻,直挺挺向后躺了过去。

此刻,躺在床上的永乐皇帝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惊人的变化,这比任何离奇甚至是离谱的祥瑞都更让人目瞪口呆。他白花花的胡须一点点变黑,干瘪的脸颊渐渐鼓起丰满,急促的喘息愈发的平稳。他的脸上咋喜还悲,嘴里无意识地碎碎念叨。

“哈哈,我,哦是朕?!咱也成朕了。古代的空气就是好啊,没有汽车尾气,没有化工厂的大烟囱,没有雾霾。弼你起来吧,朕没事儿了!朕比愿意为君三十年的柴荣强,朕是不会带着遗憾走了。”

年迈的皇帝一下子年轻了十五岁,愈发严重的腿疾竟然无药自愈,他站了起来,那个汉家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亲冒矢石,天子剑染过敌血的马上天子又回来了。

六十五岁的皇帝让人传信给监国的太子朱高炽报平安,顺带加封郑和为三宝太监,命其督促南京龙江船厂建造足够运载二十万人远涉重洋的巨型运输船只。之后,皇帝骑着战马,与诸多勋贵一路谈笑风生返京,兴之所至甚至与诸多年轻将领和“勋二代”赛马。或许是这番惊人的变化惊住了皇太子朱高炽,这位极有可能与同样因为肥胖而不良于行的隋炀帝长子元德太子杨昭罹患同样病症的大明太子在这个时空中也落得与前者同样的命运。在见到朱棣的一刹那,因为惊喜过度或者是失望过度,总之没能见到第二天的太阳。

……

“陛下不可!”“陛下不可!”“陛下不可!”

永乐二十三年元旦的大朝会上,返老还童的皇帝陛下的一句话让素来平淡,以歌功颂德为主的元旦大朝会瞬间炸开了锅。

“朕要荡平大漠南北,让蒙古人的草原成为大明子民的跑马场,朕要率军扬帆出海,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朕要为大明万世基业开太平。”

除了事先知情的几个大学外,上自六部九卿,下至顺天府属县官员,十三道御史,六科给事中们,“衣冠禽”们跪了一地,各个神情激动,如丧考批,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势。而以英国公张辅为首的“衣冠兽”们则各个老神在在,裹紧了身上华丽昂贵的紫貂皮外衣,权当是在看免费哭戏。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很不给面子的打了一个哈气,招招手叫过侍立一旁的太孙朱瞻基。

“就知道吵吵,真是有传统啊。皇孙呐,你看着点,哪位大人哭背过去着御医诊治,药就不用给了,掐人中就行,省钱。”皇帝挥了挥手,潇洒地离开了。

永乐二十三年春三月,永乐皇帝在朝野臣的一片反对声中第六次挥师北伐。

明军假道伐虢,借讨伐阿鲁台的名义从宣府及京师两路出兵,中途突然改变兵锋直扑大宁旧地,以京师军自南向北攻击,宣府军包抄后路。明军三万轻骑马踏草原,突袭朵颜三卫驻地,全歼三卫蒙古骑兵,俘获丁口过十万,取得了前五次北征无法比拟的大胜。大明经此一战恢复大宁都司旧地,去除了时叛时降的朵颜三卫这一隐患。从此,大明京师北部有了宝贵的战略缓冲,彻底改善了天子守国门这一看似荡气回肠实则危险无比的态势。

五月,太宗皇帝班师,将“大明帝君,由朕始,弃寸土者不得入宗庙,弃交趾,奴儿干,朵甘,乌斯藏,瓜州等诸边地者不得入祖陵,未开疆拓土者不得立功德碑,投降者人人得而诛之。”铁碑立于太和殿之前,并下诏废除**殉葬惯例。

永乐二十四年,永乐皇帝禅让皇位于太孙朱瞻基,以洪武元年为大明元年,从此大明历代帝君承袭帝位后所改年号与大明纪年并行使用,并同时引进西洋历法。

……

距离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整整二十一年,西洋早已经成为汉家的内湖,今天,南京龙江港再次成为遮天蔽日的宝船队的舞台,腾起的风帆一路延绵数十上百里,整个世界仅此一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波万里】最新更新章节〖历史在这里重写 一〗地址https://wap.275b.com/12_129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