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三(1/3)
1;912;5991;;19;19;19;6;5;5;1;8;1;21;6;9;11;09;;“什么?!派恩敦火车站的顶上飘着布军的橘红色战旗?布军有多少人?装备如何?阵地是否坚固?警觉性又如何?”
弗伦奇双手指尖握得发白,狠狠盯着面对前来汇报的侦察兵连连一叠声发问,凶狠的眸光深处是浓郁得化不开的迷茫和震惊。
“司令官!”
副师长科里关切地望着摇摇欲坠落马下的弗伦奇,跳下马紧紧拉住中将阁下坐骑的缰绳,以防止被中将无意识地用马刺反复**腹部的坐骑暴起。
“一定是魏国人!一定是朱猷枞!”
弗伦奇想到了之前他在英属查科那一仗的经历,那一次俘虏他的年轻封主就是亲率一支分队深入了英军防区的纵深,将他精心布置的防线扯动得一塌糊涂,而这一次,貌似又是同样的风格。
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让弗伦奇觉得异常的耻辱,而比个人耻辱更为严重的则是,随着派恩敦的失守,德班事实上已经处于危险之中,一旦让布军取得这个优良的深水良港,就相当于让布尔人打通了梦寐以求的接受外界援助的通道。
无论是在真实的历史还是在这个时空,维多利时代末期的英国在整个世界都比冷战结束之后的花旗国更为霸道,整个世界上除了敌人就是敌人,在当时世界明的中心欧洲完全就是人嫌狗憎的角色。于是在真实历史上战争爆发前后的那一段日子里,英国对于同为明世界一份子的布尔人的欺凌这种明显过线的行径使得几乎整个西方世界都掀起了声援布尔人的运动,其中尤以荷兰与比利时北部的弗拉芒地区最为激烈,当地民众出于对布尔人的民族感情,不但积极捐款捐物,还自发组织志愿人员赴南非与布尔人并肩作战,而除了荷兰人与比例人弗拉芒人,整个欧洲甚至包括英伦三岛在内的数以千计的志愿者远涉重洋来到德兰士瓦,准备与布尔人并肩作战。
法国,德国,俄国政府尽管与英国达成默契,但民间自发的声援集会却络绎不绝,当1900年德兰士瓦总统克鲁格搭乘荷兰女王威廉明娜派出的军舰来到马赛的时候,他受到了法国人英雄般的欢迎,在从马赛到巴黎的陆上,一百三十万法国人走上街头向他和他代表的布尔人致以敬意。
一旦布军打通出海口,在战场上证明了布尔人的能力和取得战争胜利,或者最起码大大消耗英国国力的可能,无论是有着“条顿非洲”宏大计划的德国,在一年之前“法绍达事件”中深感耻辱的法国还是克里米亚战争中被英国狠狠羞辱一番的俄国亦或是基于对南非荷兰裔同胞民族感情与布尔人站在一起的荷兰以及弗拉芒人占据半壁的比利时,特别是明帝国以及帝国的一系列藩国都不会无动于衷。
弗伦奇隐约有了一个想法,或许相对于第三国会给予布尔人的援助,英军开战以来所经历的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导致的自信不在和自我怀疑才是更可怕的。
要知道开战以前,作为帝国总参谋部前身的英国情报部对于这场战争的规模得出的结论是“保卫南非两个殖民地的问题就是对付两三千布尔人的袭击。”
而战争的进程则是“一支具有一定力量的英国步兵在骑兵和炮兵的支援下入侵两个布尔共和国绰绰有余,英军能在奥兰治和德兰士瓦开阔高原上轻易击败任何布尔人的民团。”
对于这样的推论,整个不列颠军政两界并未有人觉得离谱,如今看来这尽管过于轻敌,可也未尝不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空前自信的体现。弗伦奇觉得,只要有这股气势在,英国才能站在列强俱乐部的最顶端位置,而一旦没有这股自信和自豪,哪怕国力如何的强大,有着本土狭缺少资源这样“硬伤”的不列颠也终将成为世界大舞台的配角,甚至是看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波万里】最新更新章节〖第183章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三〗地址https://wap.275b.com/12_12913/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