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老夫脚底生鸡眼,难受得想砍人(1/3)
1;912;5991;;19;19;19;6;5;5;1;8;1;21;6;9;11;09;;魏国,新京,锦衣卫东镇抚司总部大楼
东镇抚司历史悠久,甚至要魏国这个国家存在的时间还要漫长。大明永乐24年即公元1426年,永乐皇帝在禅让皇位于皇长孙宣宗之后就在南京成立了锦衣卫东镇抚司,以锦衣卫指挥同知刘勉为镇抚使,统帅新设立的四个千户所随同太宗出海。
与威风八面,高级军官穿蟒袍,千户一级穿斗牛,基层人员穿飞鱼服,震慑百官数百年的锦衣卫北镇抚司相比,新设立的东镇抚司职能仅为侦刺情报,成为一个单纯的情报机关。
目前东镇抚司下辖由原来四个千户所演变而来的四个局级单位,其中一局负责国内政经情报,二局负责国外政经情报,三局负责国内外陆军情报,四局负责国内外海军情报,三局和四局的人事及行政管理权隶属总参。
毅宗皇帝后,帝国本土锦衣卫最重也是最让臣武将忌惮的两项权力——侦缉不法和诏狱被取消,仅剩余的情报权力也被一分为三,锦衣卫成了标准的空衙门,其名义上下辖的国家情报局负责对外情报,国家安全局负责对内情报,军事情报局负责军事情报,而实质上,这三个副部级单位与锦衣卫并无实际上下统辖关系。
魏国也在同一时期对东镇抚司做出了类似的处置,名义上东镇抚司依然统领下属的四个局,不过在实际上,四个局全部离开东镇抚司总部,在外各自拥有独立的办公场所,三局和四局的工作人员全部为现役军人,受总参和东镇抚司双重领导,一二两个处虽然由东镇抚司直管,不过实际也只是象征性的一点权力,人事和财政大权则由中央政府直接处理。
名义上作为王国地位最高也是最大情报机构的东镇抚司实际管辖的只有三个处级单位,档案处,人事处和秘书处。
档案处有四个局所有人员的档案资料;人事处算是最有权力的部门了,负责评定所有隶属东镇抚司的非军方人员工资等级和现役军人的补贴标准,不过情报机关都富得流油,那些大权在握,享受着优厚补贴的各局局长处长们谁也没把这点工资看在眼里;秘书处则负责分发件,做好会议记录,因为根据惯例,每年四个处要联合召开次数不等的协调会议,开会地点就在东镇抚司总部的大会议厅。
按照王国传统,毅宗以后二百余年来东镇抚司镇抚使由现役或退役中将以上军衔的高级军官兼任,除了能够多领一份工资,兼任这一职务的通常也被认为是军中威望最高之人,也就是通常所的军中第一人。
今天一大早,往日里门可罗雀的镇抚司办公大楼里就涌进了一大批人,军装笔挺,佩刀闪亮,行走之间皮靴上的铁掌敲打在大理石的地面上激起一溜火星的陆海军人。身穿黑色汉服,夹着皮质公包,不肥不搜,不高不矮,不丑不俊,扔进人堆里就再也找不着的貌不起眼的情报人员数量与军人相比也一点不少。
几十名情报人员率先进了中央会议室,有拿着仪器四处比划的,有趴在地上狂嗅的,在一番细致检查确认无监视窃听设备后,军方人员与情报人员泾渭分明地分成两列走进,各局的局处长们按照左武右分坐长条桌两侧,其余人员则在长条桌后面的几排实木椅子上坐好,每个人都掏出了笔记本和钢笔,作出一幅求知若渴的样子。
最后走进来的老者面容威严,眼神深邃,不过目光却很是清澈灵动,不时流露出一丝的慵懒和狡黠的神色。他鼻梁挺直,脸型瘦削线条硬朗,人中极长,胡须修剪得一丝不苟,华发紧贴着头皮向后梳得十分整齐,一身草绿色上将军礼服,肩上斜披着红色绶带腰间挂着相较于制式马刀更为修长的唐仪刀,胸前几乎缀满了勋章,足可与后世北棒子国那些防弹型将军们相媲美,包括两枚日月金质镶钻大勋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波万里】最新更新章节〖第203章老夫脚底生鸡眼,难受得想砍人〗地址https://wap.275b.com/12_12913/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