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国民伟大(1/3)

1;912;5991;;19;19;19;6;5;5;1;8;1;21;6;9;11;09;;“与激情洋溢、一向以整个民族炽热的爱国主义热情而自豪的法兰西民族不同,与严肃傲慢、理性客观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不同,与缜密细致、刻板尽责的德意志民族也不同,每当面临国难的时候,低调谦和的魏国外海人会比法兰西人更爱国,比盎格鲁撒克逊人更骄傲,比德意志人更严谨,比斯拉夫人更狂热。东方式的忠君爱国传统与欧洲化复兴以来的近代化国民责任感碰撞出的火花,就是七千四百魏国外海人为这场战争所作出的最大的、最杰出的、从未有过先例的巨大贡献。

在蒸汽机统治了世界,**成为主流之后,一个国家在一场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战争所有的耗费一大半由这个国家的国民以自愿的方式提供,这种近乎于不可能的奇迹是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巨龙的獠牙——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前半叶的魏国》德鲁·米德尔顿)

天下间没有不透风的门,陆海军高级将领齐聚新京这些天,街面上也渐渐传出了些道消息。

新京今年的秋天来得格外早也格外冷,从南部荒原从来的西风呼啸而过,一夜之间,每一间火锅店里都已经是人烟鼎沸,消息就在这氤氲流转的白雾间来回传递着,什么魏王殿下召集各地军方大员齐聚新京,改天就要跃马北上,犁庭扫穴,英属查科旦夕而下,法属秘鲁不过是开胃点心,葡萄牙和西班牙日薄西山,派童子军去都是大材用,陆军重建远征军征伐美国西海岸恢复第一次美洲战争之前旧地,海军重建远洋舰队再来一次纽芬兰海战为百年耻辱画上休止符才是正题。

不得不魏国这个在另一个时空里从未出现过的国家和这个国家的国民的确够另类够非主流,几乎大半个欧洲都来找茬的事实竟然没能引起一丝的恐慌,热火朝天的讨论声怎么听着都有一种闻战则喜的意思在里面。

政府财政困难的事情也渐渐传得变了味道,有子弟在军中的听闻军队缺粮少弹,国战的时候只能拼刺刀这样的消息都慌了神儿,哭天抹泪后纷纷组织队伍到首相府到新华宫游行请愿,国家要是没钱没关系啊,咱们老百姓不能去前线和洋鬼子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可为国战出一份力却是没有问题的。

魏国立法明规定不准许以集体名义名为志愿实为强迫组织任何形式的募捐,不过民情汹涌,魏国又向来有国王顺应民意更改政府决议的传统,魏王朱猷樘自然也就顺应民意,准许公立大中学生组织街头募捐,不过只许以个人名义捐款,不准许各企业,行政单位,军队等以集体的方式组织捐款,且捐款人名单不公布,以防有沽名钓誉之辈破坏了初衷。

新京的行动速度最快,因为两所陆大及各军事院校全部进入战备状态无暇组织募捐,作为王国最高学府的新京外海大学学生会就牵头在新京的各公立学校组织学生上街募捐,大家纷纷表着决心,作为首都之地的国民,新京这一次不能输给任何地方,尤其是自以为是的东京。

城区街巷两边很快就挂上大红色的宣传国战精神的鲜艳条幅,穿着黑色仿禁卫军军服的陆陆中的宗室学生们就在横幅下面报亭里手里拿着大喇叭号召国民们行动起来,积钱为大钱,为国家,为民族,为国战尽一份力,《凡尔赛和约》百年之后,王国是时候和所有人不了!

魏国外海人并非二十世纪初叶的“我大清”能给八国联军当带路党的麻木国民,看着半大的学生们稚嫩的脸上满是神圣,将自己所有的零花钱都塞进募捐箱,连一个铜板都不留,路人忍不住就鼻子一酸,纷纷拿出身上的钱都塞进去,短短五天工夫,光是新京城募集到的款项就是七千五百万之多,平均下来,这个不过五十多万人口的城市中每个人都捐出了一年的收入。

新京四郊农民坐上马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波万里】最新更新章节〖第240章 国民伟大〗地址https://wap.275b.com/12_12913/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