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一座丰碑 上(2/3)
,一组距离公里有五十多米的暗哨间隔二十米各自隐藏在一片荒草之中。
在一营阵地四周五公里的范围内,总计有三十个双人暗哨组和六支十人巡逻队,如此大的密度使得这个主力加强营的每名官兵每隔三天会执行一次夜间巡夜,每隔一周要当一次暗哨,每一次都长达六个时。
从驻扎于此那一天起,徐树铮中校就以这样的强度安排夜间警戒。一营刚刚调上来的头一个月不但要耗费大量体力构筑工事,近百年没有多少人烟的树林里也时不时地跑出几头真正的猛兽来,即便如此中校也没有降低标准,并以身作则参与巡夜,而半年的时间也让整个一营脱胎换骨,百年前扼守主峰阵地岿然不动并击毙达武亲王的那股彪悍气息又再度重现在这群年轻的官兵身上。今天又轮到徐树铮上暗哨,与他搭档的是因为战事分配到营里的陆士一年提前毕业的商震见习少尉。
两人在零点接班,要一直守到早晨六点,身上穿着秋冬迷彩,身下垫着一张迷彩防水帆布,然后再盖上一张插满了荒草树枝的伪装网,在夜色下即便是走进到十米之内也很难发现,为确保隐蔽性,所有能发光发声的东西,包括手表,钢盔,肩章和帽盔都被两人摘了下来。
夜间暗哨是所有官兵最为恐惧的存在,春夏季节是无处不在的各种蚊虫滋扰,秋冬季节则是潮湿与寒冷。要在各种各样的干扰下一动不动趴上六个时并保持高度警惕性,这需要极大的毅力和决心。
还有一个时就可以回到温暖的营房吃上热腾腾的早餐然后大睡一觉,徐树铮悄悄咽下口水,用两根树枝撑开犹如千斤重的眼皮,将上哨前带来的最后一根干辣椒塞进嘴里,靠辛辣的刺激让自己精神起来。
夜间暗哨是辛苦的,也是难捱的,处于最核心区域的一营在这半年来从未被敌方间谍渗透进来,这更让营里的绝大多数官兵质疑徐树铮的决定,耗费大量的体力和精力进行无用的潜伏,这不是瞎指挥又是什么?
可谁又过放暗哨就一定要抓到敌人?徐树铮暗自一笑,在最为困倦的黎明前最后一刻思绪飘飞。
这个在另一时空里因为收复外蒙而为后人所知的皖系首脑段祺瑞的第一心腹智囊,最后因为杀了陆建章而被陆建章的外甥、后来的西北军阀大佬、倒戈将军冯玉祥摘了脑袋的号称“扇子”的允允武的民国风云人物,在此刻想到的只有自己麾下的一营官兵与即将到来的恶战。
他有自己的想法,得到两个自动火器连加强的一营尽管兵强马壮,装备精良,可这一千多号弟兄守卫的是伤心岭主峰,一旦开战,以英军的兵力光在主峰阵地正面最起码能投进一个旅的兵力,到那个时候,全营官兵可能几天几夜都没时间休息,无论白天晚上都得瞪大了眼睛,不趁着战前的宝贵时间锤炼官兵们的意志和夜间战斗的能力难道要等战事爆发后因为晚上集体睡觉被英国人砍了脑袋么?
“咔嚓!”
一声轻微的树枝断裂声音远远飘来,正在想事情的徐树铮蓦地睁大眼睛,悄悄屏住了呼吸。
徐树铮第一反应是野兽踩踏干枯树枝的声音,只不过自从11师进入伤心岭以来绝大部分的野兽在成了官兵们的腹中之物,更何况,持续数日的大雨早已将干枯的树枝蒿草浸润湿透,那么,又能是谁呢?
在否决了野兽之后,徐树铮又否定了是间谍的可能,要知道在一营的阵地位于陆军十一师和两个边境警备队师的中央,外围有超过五万的大军,在这样的情况下别是上百斤的活人,哪怕是一只带有敌意的兔子也休想闯到这里来。
那么,是哪位战友想要和自己开玩笑?徐树铮问问摇头将这种可能派出。夜间暗哨的潜伏地点都是在上哨之前临时确定的,而且也只是规定一个大概的区域,并没有固定的方位,除了在哨位上的人谁都不知道暗哨的具体位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波万里】最新更新章节〖第245章 一座丰碑 上〗地址https://wap.275b.com/12_12913/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