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血岭 一(1/4)
1;912;5991;;19;19;19;6;5;5;1;8;1;21;6;9;11;09;;月日,战争开始的第三周,清晨六时,太阳依然没有上岗,天空还挂着一层雾蒙蒙的灰气,身穿黄色卡其布军装的英国哨兵,哆哆嗦嗦抱着步枪,在牧草枯黄的原野上昏昏欲睡。
这样的坏天气让构成复杂的英**队之中绝大部分的人怨声载——花布包头一身咖喱味道的阿萨姆步枪队与英印步兵师里的次大陆人一如既往在逆来顺受中磨洋工,南部非洲第一军的阿非利卡人怨声载道,由炎热的黑非洲征召的非洲殖民军一个个冻得瑟瑟发抖,而英国本土军则无所谓,这样湿冷的冬天与英伦三岛极其相像,尽管没有人喜欢,却不至于大惊怪。
兴致很高伊恩·汉密尔顿中将就毫不在意阴冷潮湿的天气,在率部抵达魏军伤心岭防线后便在超过一个营的卫兵簇拥下来到了这道在世界军事史上留下鼎鼎大名的防线正北方。
“不要告诉我,这些看起来很像是一长串马粪的丑陋丘陵带就是著名的埋葬了达武亲王元帅殿下的地方?”
表情诡异的中将放下手中在布尔战争中缴获自布尔军队的魏国蔡氏的望远镜,语气中带着九分的难以置信与一分的失望,在得到了参谋长黑格中将的肯定答复之后颇为丧气——这样一长串起伏低缓、相对海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像丘陵多于像山岭的馒头般的存在显然与将军心中对于这道如雷贯耳的著名防线的期待有着相当遥远的距离。
对于汉密尔顿来,见识到了著名的“伤心岭”除了让自己有三观尽毁的错愕感觉之外,原本对于拿破仑时代高卢陆军辉煌战绩的敬仰也在一瞬间统统化为魏国的国兽纵横驰骋在宽广的潘帕斯草原上。
眼前这个所谓的伤心岭起伏程度严格来还不能被称为山地,实质上不过是一长串的丘陵而已,因此防守方的优势并不如桑彻斯特军校战役讲座的教材里所描叙的那样巨大。这些“巨大的褶皱山脉铺平后足以给地球盖上一张毛毯”实质上不过是平缓的草原之上略微隆起的一串串近似平行分布的南北向分水岭,在某些地段坡度甚至和缓到一些性格特别粗线条的人会注意不到的程度。
这里的地形并不崎岖,战场地辐也足够宽广,走向同样不利于布置东西向防线,再考虑到当时欧洲人经历从十八世纪末期开始的二十余年的战争后无论陆战兵器还是战术思想战斗技能与魏国人的差距都拉进到了历史上最为接近的时期,彼此之间的差距远非想象之中的那样难以弥补,而且担负防守任务的只是魏国临时征召的预备役人员组成的三流部队,付出巨大的代价与惨重伤亡却几乎没有任何收获的法兰西陆军简直可以是一无是处。至于这支“一无是处”的军队在拿破仑时代却把不列颠陆军和陆军军神威灵顿公爵屡次打得一地鸡毛的事实,中将阁下选择性地忽略了。
同样,汉米尔顿也选择性地忽略了战前英国远征军司令官一职呼声最高的原英属查科陆军司令艾伦比中将以及他的参谋长黑格中将反反复复如同碎嘴老妇人般的絮叨——生长在这片土地的魏国人与他们的东方亲戚除了长相以外,在性格和秉性方面完全找不到还存在任何的共同点。
熟悉汉学也十分熟悉魏国国情军情的艾伦比中将在战前履新四国联军司令部副参谋长的前夕特地给汉密尔顿中将讲解了一个明帝国的谚语:穷山恶水出刁民。犹如怨妇一般的艾伦比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脸色苍白得如同马戏团里脸上涂抹白灰的丑,反反复复絮絮叨叨地数落着魏**人的可怕。为了加大这番话的可信度,艾伦比甚至把自己在十年前担任非洲殖民部队营长时候被魏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不止一次俘获的经历都毫无保留的分享。
这也是最让汉密尔顿无法理解的地方,被一个当时才十多岁还在上学的屁孩儿三番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波万里】最新更新章节〖第264章 血岭 一〗地址https://wap.275b.com/12_12913/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