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血色残阳 二(1/4)

1;912;5991;;19;19;19;6;5;5;1;8;1;21;6;9;11;09;;次日上午,在海军萨拉多河区舰队12艘准将级内河炮艇的配合下,边境警备队后备十三军之后备第三十七步兵师以强大炮火掩护,一举强渡萨拉多河,攻陷西班牙人在该河上最重要的渡口内尔逊,随行的工兵部队随即投入到对已被西班牙人焚毁的浮桥的修复工作之中。

这座战前绝大部分居民以捕鱼为业的不过三千多人口的镇之前由于海量的军队经过而畸形繁荣,此时又变得萧条荒凉若鬼城,以西班牙裔为主的居民逃离一空,仅剩为数不多的印第安裔居民在忐忑不安中等来镇的新主人。

从昨日战斗打响开始,员额1410人的边境警备队后备第三十七师历经数次规模不大的战斗,在占领内尔逊后全师员额变为14288人,缺少的22人中包括6名旱鸭子不慎落水后被河水冲走生死不知,4人死于战斗,其余12人则生命无忧,躺在温暖干净的医院中与护士们**。

该师战绩为确认击毙66人12匹马,俘虏154人66匹马及12头猪,其中12头猪12匹死马连同20余匹伤马在随后被欢天喜地的炊事兵们按倒屠杀,全师官兵扔下闻之欲呕的各种罐头食品,美美享用了一顿野菜炖肉大餐。

该师师长李奇骅准将在给军部的报告中得意洋洋写道:“以西班牙军队目前的士气和装备水平,倘若没有十倍以上的兵力优势和五倍的火力优势,根本没有办法在野战中给予我军实质性的杀伤……事实上,现在完全可以对外宣布我王国与西班牙之间的战争将在190年年内结束……美洲大陆的历史上要这样记下一笔:从公元1908年开始,西属拉普拉塔作为一个政治地理概念正式寿终正寝,将永远并入我魏王国版图。”

不过就在准将阁下大嚼红烧排骨写报告的时候,预备师友邻的预备8师遭遇战场上唯一的西班牙本土骑兵师(另一个本土骑兵师位于大后方)袭击,06名官兵阵亡或伤残。

东线战争很快会结束——虽然相去不远,可过程显然不会顺风顺水,至少西班牙人还有一个要塞可以依托,一座异常坚固的,见证了南部美洲最重要一段历史的,被认为是永远不会被攻克的要塞——巴拉那要塞。

与圣菲一河之隔,位于巴拉那河左岸的巴拉那市始建于169年,于12年被魏国人占领,《凡尔赛和约》签订后重归西属拉普拉塔,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曾短暂作为西属拉普拉塔的首府。

由于巴拉那要塞在第二次美洲战争结束后被魏国在交接之前毁坏殆尽,且要塞所属的圣菲处于前沿易遭打击,西班牙人遂改为在此地建设要塞,并命名为巴拉那要塞,以此作为对魏国人的羞辱。

要塞于180年开工,规模历经五次扩大,最终于186年正式完工,建成之后经过数次扩建改建,在战前的1906年完成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扩建。要塞区西缘距离巴拉那河岸五公里,总面积达20余平方公里,共建有26处钢筋混凝土大型堡垒,18处装甲炮台,4.6公里长地下运兵通道,大型地下兵营、休息室以及仓库,在地表围绕永备工事构筑有完备的野战防御体系。

韦勒中将统帅的巴拉那要塞守备部队约2.6万人,配野战炮88门,重机枪109挺,轻机枪64挺,要塞炮24门,藏于地下10米处的面积广阔的地下军营可以驻扎八万人,全部机打水井足以满足10万人用水,储备的粮弹可供10万大军半年之用。

在战前,罗伯茨元帅来此视察后称该要塞为“南美洲的直布罗陀”,这自然引发了西班牙人强烈的抗议。对极为敏感的伊比利亚斗牛士们来,英国老帅此举无疑是在炫耀英国人对于西班牙固有领土直布罗陀数百年来的长久占有,不过此时焦头烂额的巴莱里亚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波万里】最新更新章节〖第317章 血色残阳 二〗地址https://wap.275b.com/12_12913/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