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怒海争锋 二十三(1/3)
1;912;5991;;19;19;19;6;5;5;1;8;1;21;6;9;11;09;;此时联军第一第二战列舰中队仅剩滚滚冒烟的“纳尔逊勋爵”号和失去一半主炮火力的“罗德岛”号尚留在队列之中,两艘受创不浅的战舰孤零零直面6艘新锐全重炮主力舰的狂暴火力,在海浪和烈焰之中苦苦挣扎的圣乔治十字旗和星条旗(1959年之前美国海军并无海军旗)无论怎么看都显得无比的凄凉。
孤悬在前的联军总旗舰距离第三中队旗舰“阿尔伯马尔”号的距离超过5公里,事实上已经失去了指挥能力。第一次定国岛海战之后由第二战列舰中队司令调任第三中队司令官(由于战败象征性的惩戒)的杰利科少将见状升起司令旗,接管舰队指挥权。
10时28分,联合舰队各舰陆续接近至10000米,随即左转5度至与特遣舰队近乎平行的航向,随着距离接近,尽管俄国法国主力舰炮术依然奇臭无比,但第三中队的英国战舰的炮击精准度一下子便提升上来。
事实上由于这一时空科技水平发展要比原时空提前10年左右,在1900年前后,皇家海军便意识到随着火炮和观瞄技术的大幅进步,尤其是潜在敌国鱼雷射程的大幅度提升,以往认为的主力舰000到5000码的最佳交战距离将会极大延伸,因为主力舰的主炮射程必须要远鱼雷射程,而要未来海战中装备有长射程敌国雷击舰艇袭击,皇家海军主力舰主炮必须要具备1万码以上的有效射程。其1898年之后服役的诸多前无畏舰上的主炮塔便装备了高速的高低机和方向机,使得12英寸主炮能够像中口径速射炮那样使用“持续瞄准”方法射击,而在另一时空,这种标志主炮速射化彻底成熟的技术,要到皇家海军最后的前无畏“纳尔逊”级才具备。而原时空直到1912年才由大名鼎鼎的维克斯公司制造出了具有绘图与计算功能的火控台以及具备中央瞄准功能与齐射指挥能力的指挥仪,这两款设备象征着远距离炮击火控技术步入现代化并让日德兰式1.5万码以外远距离交战成为现实。在本时空,“纳尔逊勋爵”号上便首先装备了火控台和指挥仪,较新的几级前无畏在190前之前也陆续加装了这两款如同“大脑”和“眼睛”的关键装备。
受东方海军技术进步的刺激,在费希尔元帅的亲自过问下,经过数年不计工本的投入,英国终于在1904年制造出了10英尺测距仪,其性能已经十分接近魏国早期米基线测距仪,装备“无敌”级和“无畏”号上的第二代新式15英尺测距仪更是完成了对魏国老货的全面超越,让英国新式主力舰拥有西方海军界前所未有的1.5万米理论有效射程。
习惯于大着防爆门将大量发射药包堆在炮塔里的皇家海军炮手尽管行为堪称脑残找死,但唯有一支海军最鼎盛时期才会有的超强进攻意识带来的飞扬进取作风,却让这些前无畏的短身管老炮打出了极快的射速,每隔50多秒便落下一轮的齐射,尽管气势远不如那些扛着动辄两位数大粗管子的新锐后辈们那样震撼人心,却也不再是光听响不见效果的摆设,只要能打中,便足够老迈的“魏定王”级喝一壶的。
不过“武宗大帝”号主桅上高悬的海军上将旗却吸引了足够多的仇恨,以至于联军第三战舰中队竟然无视另外三艘“魏定王”级和向下转移火力的两艘南洋海军新锐全重炮快速战列舰,将全部火力都集中在了“武宗大帝”号上,让后面的三艘伙伴大呼侥幸之余得以在毫无威胁的近乎理想环境下输出火力。
作为帝国海军本土舰队司令官的邓世昌与英国印度舰队打过无数次交道,性情冲动极为好斗的邓将军最喜欢敢的便是欺负皇家海军的同行,在皇家海军最讨厌人物排行榜上,那是稳稳的居于前列。
干掉他对于任何一名皇家海军的指挥官来都是领到了通往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波万里】最新更新章节〖第409章 怒海争锋 二十三〗地址https://wap.275b.com/12_12913/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