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旌旗飒凋伤(1/4)
1;912;5991;;19;19;19;6;5;5;1;8;1;21;6;9;11;09;;英国骑兵反应之快超乎所有人的预料。因为即便是魏国最好的骑兵在骤遇突袭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在五分钟之内有组织地投入战斗,以英军殖民地骑兵的素质,这个时间还要长得多。
因为岛国因素,中世纪英国在骑兵领域尤其是重装骑兵远远落后于欧洲大陆,直到十七世纪欧洲军事改革给了英国人迎头赶上的机会。
三十年战争期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复兴了传统的白刃格斗骑兵,西欧近代化的骑兵队列密集纪律严明,个人骑术并不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密集的队形足以保证单个骑手的马匹跟随大队行动。
从此,西欧骑兵部队第一次彻底压倒了骑术与个人勇武为主的传统东方游牧式骑兵,至18世纪,传统的骑兵大国奥斯曼骑兵已经不再是奥地利近代化骑兵的对手,相应的战例在一个世纪之后的东方再此出现,八里桥之战,蒙古亲王曾格林沁麾下精锐的满蒙骑兵同样被英国骑兵打得大败。
英国本土陆军骑兵在内战期间师法古斯塔夫二世,其中克伦威尔麾下著名的“铁骑兵”战斗力已经超过了西欧大陆的同行,在骑兵最后一次作为战场主力参与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陆军著名的“灰色”骑兵部队转战低地国家与法国北部,完胜德皇麾下精锐的装备了重型汉诺威战马的普鲁士胸甲骑兵部队。
不过,因为奥斯曼帝国的存在和信仰上与绿教的尖锐冲突与冲突,英国陆军很少从北非招募以阿拉伯人与柏柏尔人为主的当地土著,而黑非洲向来无骑兵传统,由此导致英国海外驻军当中规模最为庞大的非洲殖民地军的骑兵部队极端短板。
在与王国的历次战争当中,驻扎在查科的英属非洲殖民地军骑兵部队都没有取得过拿得出手的战绩,封地的这一次突袭,考虑最少的或许就是英国人的骑兵了。
当然,运气往往追寻着感觉,在敌对的双方之间流连跳跃,挑拣选择,毕竟战争本身就不能回避运气。
与沄哥的选择一样,因为这段时间封地的动作连连,作为直接的对手英军营长自然想要弄清楚更多的情况,骑兵连也因此整装待发,准备在后半夜突袭封地一探虚实。
突如其来的爆炸让英军连长吓了一跳,他第一反应就是己方的突袭计划泄露,魏军先下手为强,只是在冷静思考之后,他排除了这种可能。英军也只是在今天下午才定下了突袭的行动,这么短的时间消息显然不足以传到魏军那边,只能是上帝开了一个不大不的玩笑,他厌倦了前戏的漫长缱绻,将一切的纠葛都集中在了一个时间点上,直接进入暴风骤雨的**。
仓促之中,英军连长埃姆斯上尉选择了从北门外绕行出击,试图配合主力将从南门突入营房的魏军包围。显然,这一选择因为绕路耽搁了大概有几分钟。最主要的,这超出了英国人的能力范围,因为后续跟进的魏军骑兵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远远超过了英军骑兵,如此,最终英军骑兵非但没有解除魏军对营地的攻击,自己反而也陷入了围困当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设想,如果埃姆斯选择穿越营地,直接向南攻击,操场上面为数不多的倭族士兵必然全军覆没,而英军三个步兵连队的军官就可以趁机接管部队,那么接下来的战事如何发展就犹未可知了,至少,恢复了指挥体系的英军会变得难打得多,如果其机枪连剩下的八挺格林机关枪能够打响,那么甚至可能导致战事结果根本性地逆转。毕竟,即便封地这次兵力大大加强,也还是远远少于英军。
在战后,埃姆斯的这一选择被认为决定了这场战斗的胜负,他也因此被解除军职,以渎职罪送上了军事法庭。
只是,埃姆斯并没有太多的选择,当时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波万里】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三章 旌旗飒凋伤〗地址https://wap.275b.com/12_1291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