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海洋捕捞大发展(1/3)
1;912;5991;;19;19;19;6;5;5;1;8;1;21;6;9;11;09;;1909年1月一日
秘鲁外海
大型铁壳渔船“红土地”号缓慢航行在碧蓝色的海面上,这里接近赤道无风带,常年风浪都不大,今天天晴少云,温和的西南风吹拂在身上相当舒服,非常有利于渔船进行捕捞作业。
20天前,“红土地”号便来到了这一片海域,是战后魏国第一批进入秘鲁渔场的渔船之一。
在最初来到这里的时候,“红土地”号四周还经常能够看到不少法属秘鲁的渔船,由于魏国渔船捕捞技术先进,吨位大速度快,让法属查科的渔夫们苦不堪言,彪悍的克里奥尔渔夫们随后变得极为不友好,两方爆发激烈冲突,玩起了海上碰碰车,面对魏国人上千吨的铁壳大渔船,驾驶着木质机帆船的法属查科渔夫们唯一的结局便是免费洗了一次冰凉的海澡。
法国总督随即命令法属查科弱的海军舰队出海护渔,这些甚至还没有魏国渔船大的老旧型军舰刚刚驶出卡亚俄港口便发现了魏国海军的“访问”舰队,随后立刻老老实实返回泊位,护渔行动尚未开始便胎死腹中,而在魏**舰黑洞洞的炮口威慑下,以桀骜不驯著称的西印和法印混血为主的克里奥尔渔夫们也全然不见昔日抗税时的微风,很快被挤出了主要捕捞海域。
法国总督身材高大风度翩翩,可唯唯诺诺的态度和模棱两可的软话弱语却十足展现了一个窝囊废的形象,这让率领舰队“访问”的上村彦之丞兴致寥寥。
有这样一个人做邻居是国家的大幸,可对于一名军人来,总督从好战顽强的加利埃尼换成了一个高举和平大旗的软弱官,这是要和平五十年的节奏啊,好战分子们实在是太痛苦了!
“亨利·戴高乐总督是一位风度翩翩很有礼貌的贵族,在军政两界都充溢着大量老人的法国,以总督这样的高级职位来衡量,他还很年轻,只有60岁,是的,60岁的老人在法国政坛高层已经算是年轻人啦。
从外表看起来总督阁下还要比实际年纪更为年轻一些、1米90公分以上的高大身材是他最大的特点,平均身高在欧洲偏矮的法国人更显得突出,总督年轻的儿子夏尔也遗传了总督的高大身材,这个18岁的伙子身高接近两米,相比他的父亲更为高大也更为强硬,一直以凶狠的目光凝视着我们的舰队,似乎那里会射出两道毁灭射线打沉我们的军舰,这个年轻的大男孩儿与在场的所有法国人的表现——或恐惧,或怨毒,或战战兢兢,或心灰意冷都截然不同,他斗志旺盛,从不气馁,绝不服输,就像是一只好斗的高卢斗鸡,这给我也给在场的很多海军官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仔细想来,当时还是个半大伙子的夏尔·戴高乐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或许当年与其他法国人截然不同的凶狠目光便能够明一切了。
亨利总督对于他家族十分自傲,据他所他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八百年前的1世纪初,那是在1210年,由于在和强大的金雀花王朝的战争立下了显赫战功,总督阁下的第一代祖先里查尔·戴高乐被法王腓力二世册封为骑士,并在埃耳伯夫得到了一块领地,这块领地在戴高乐家族名下一直延绵到1418年,至于失去这块领地的原因则可以解释总督对为何会对英国无比憎恶——英法百年战争期间,亨利·戴高乐骑士战败,由于拒绝效忠英国,被剥夺了领地,从此戴高乐家族就成了没有领地的落魄贵族。
我想,这段无法考证的历史对于王国应该是一个好消息,在西方人的势力总和都远不如王国的现在,一个性格绵软却对英国怀有恶意的法属秘鲁的总督会让我们达成未来目标的步伐迈得更大也更为顺遂。”
以四艘龙江改巡洋舰为核心的魏国舰队可以轻松地把法属秘鲁孱弱的舰队歼灭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波万里】最新更新章节〖第437章 海洋捕捞大发展〗地址https://wap.275b.com/12_12913/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