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面条国咋就成了香饽饽(1/3)
1;912;5991;;19;19;19;6;5;5;1;8;1;21;6;9;11;09;;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并加关注,给《明波万里》更多支持!
历史上,由德国首相俾斯麦主导在1882签订的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中,意大利承担的义务十分有限,获得的收益却十分巨大,两者之间完全不对等:
意大利人是由于在其视为传统势力范围的北非与法国争夺原奥斯曼属地利比亚产生矛盾而投向德奥的,在条约也得到了最基本也是最需要的安全保证:一旦未来法国进攻意大利,将面临三个强大国家的抵抗。
无论后世主导了世界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国家集团如何粉饰自己污蔑敌人,但三国盟约其实是纯粹防御性的,至少在字意义上如此,这份盟约虽然也针对法俄两国,但针对的却是两国在进攻缔约国时如何协同防御,而非相反,其核心实质就是两条:
第一,缔约国遭到一个大国进攻时其余两国应保持善意中立。
第二,缔约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大国进攻,三个缔约国应协同作战。
但意大利人在两条当中都取得了特权,第一条缔约国之一与另外一个大国单挑时缔约两外两国旁观,但若果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将全力援助投入战争,需要付出的代价只是一旦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则承担相同义务。
对第二条政坛长期有亲英传统的意大利人也有附加条件:即一旦英国攻击德奥,意大利没有履行条约的义务。
也就是意大利人达成了拉德奥两国大旗扯虎皮吓唬高卢鸡的目的,却没有什么需要付出的代价——长期有着恢复罗马帝国时代光荣独霸地中海地区的意大利在彻底打趴下高卢鸡这方面与德国人的利益完全一致,若需要履行条约对法作战,对于意大利人而言这并不是付出什么代价,相反却是难得的机会。
订立三国同盟是长期执掌德国内政与外交大权的俾斯麦首相以孤立法国为目标而采取的一些结盟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位德意志帝国的领航员心目中,其地位或许仅次于他寄予厚望随后便由于俄奥矛盾而难以为继的三皇盟约,而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收买勉强进入列强行列的意大利,老首相自有其用意。
号称能够在三个鸡蛋跳舞的老首相,当然知道以俄国和奥匈在巴尔干尖锐的对立,若两大帝国没有一方在巴尔干地区妥协,三皇盟约势必无法长久维持,哪怕德国和俄国签订再保险条约也无济于事。
奥匈势必不会放弃波黑地区,作为由奥地利和匈牙利共管区域,波黑不但关系到整个二元制帝国两大统治基础奥地利德意志人和匈牙利马扎儿人的整体利益,也是德国对普奥战争中奥方损失领土以及德意志地区领导权的补偿。
一向自诩所有斯拉夫人保护者的俄国同样不会放弃巴尔干和生活在这里的数千万南部斯拉夫人,在柏林会议波黑被交由奥匈代管之后,俄奥两国已成死仇,德国既无法放弃基于现实利益和民族关系纽带形成的奥匈钢铁盟友,也无法提供给俄国足够的利益——比如充足的贷款和足够广阔的俄国初级农矿产品市场。钱,或者经济利益,而非皇室情感才是俄国倒向法国的原因所在。
德国只能站在哈布斯堡皇朝一边,哪怕就此让自己在未来战争中陷入了两线作战的梦魇也无可选择。
拉拢意大利可以看做是老首相对未来欧洲局势尤其是法德关系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竭力预防再次发生与法国的战争,到认为法德再战无可避免,若有机会德国不妨发起一次预防性的战争,这与老毛奇元帅长期以来的观点不谋而合,很难前者不是收到这位伟大而杰出的并拥有清晰战略头脑的总参谋长的影响。
以意大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波万里】最新更新章节〖第490章 面条国咋就成了香饽饽〗地址https://wap.275b.com/12_12913/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