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就此重写 五(2/3)
区的存在仅仅具有象征意义。
此时,一件事情引发了欧洲各国对于美洲的贪婪,也为之后美洲大陆上延绵数百年的争斗埋下了伏笔。
16年,就在魏军主力奉毅宗皇帝的诏令启程回国平定建州女真叛乱的时候,帝国移民在北美洲旧金山发现了数座超大规模金矿。此时的欧洲,因为与东方贸易持续数百年的逆差,重金属同样缺乏。在北美洲,主力归国的魏国仅仅维持着象征性的军力,东西方的战争就此无法避免。
只是,此时欧洲诸国在北美同样势力微弱,并且与帝国控制区间隔着广袤的大草原,留守的北美帝国本土军与魏军尽管人数不多,可毕竟身后有着一个庞然大物做后盾,不是谁都有勇气去面对帝国的怒火。
严格来,此时的欧洲诸国并不是没有在北美战胜帝国的把握,而是在面对东方世界数千年来的领先,信心不足,直到克伦威尔为转嫁国内矛盾,派出两万陆军远征登陆北美。
1651年,在美洲中部大平原,帝国北美洲驻军的巡逻队与英国远征军遭遇,寡不敌众,被迫让出落基山脉以东所有定居点。1654年春,在得到本土援军之后,英军再度发起攻击。此时,帝国本土刚刚从内战当中走出,而在内战当中起不到多少作用的帝国本土海军二十年时间没有添置一艘新船,几乎失去远洋作战能力,无力给予北美大规模的支持。在当中,只有海外藩国中实力最强的魏国有能力维护帝国的利益与尊严。
战争初期,魏国陆军主力船运北上,在北美少量帝国本土军的配合下,凭借先进的武器给予英国陆军沉重打击。只是决定这场战争的显然是海军,只要截断北大西洋的运输线,英国将不战自溃。
1655年,王国海军主力从新龙江港出航,越过马欢海峡进入南大西洋。在王国让出一部分北美洲甚至是南美洲的利益之后,西班牙,荷兰,法国先后对英国宣战,三国海军组成联合舰队,封锁英国周边海域。此时,英国海军与联军相比依然占有一定优势,不过战争的焦点并不在欧洲,在王国海军主力截断北大西洋运输线之后,为了挽救英国远征军,英国海军不得不一分为三,分布在北美,本土与地中海,这极大地削弱了英国的战争实力。
在欧洲战场,自从阿尔达战役之后建立起对西班牙绝对心理优势的英国海军以最弱的本土舰队几乎全歼西班牙远征舰队,以直布罗陀为基地的地中海舰队在面对法国地中海舰队和与西班牙本土舰队的时候占尽上风,英**方决策层因此过于乐观估计局势,将越来越多的军舰调往北美海域。只是,身为一个岛国,尤其是陆军孱弱的岛国,如果不能够保证本土附近海域的绝对控制权,那么无论在外围取得多少胜利,都无法决定战争的结果。毕竟,海军可以决定胜败,但陆军却是决定生死。当英国海军将百分之七十的力量派往北美洲的时候,这场战争的结果已经注定了。
黄昏时分,联合舰队沿泰晤士河,一路炮击两岸造船厂进入伦敦市区。两万西荷联军陆军与五千魏国海军陆战队在舰炮的掩护下登陆。
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向来没有陆军传统的英国自然是抵挡不住的。第二天,重病在床的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护国主克伦威尔被迫与明,西,荷,法签订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和约》,放弃英国在美洲大陆的所有殖民地。至此,第一次美洲战争结束。
“这不是和平,这只是二十年的休战;这不是终点,这只是轮回的第一次。这个世界,最终只能属于一个民族,这是我们这代人以及无数代人无法避免的宿命。上帝保佑不列颠尼亚。”和约签订之后,为了维护荣誉自尽的克伦威尔留下遗嘱,如是写道。
《威斯敏斯特和约》标志着明帝国特别是地理上与欧洲更为接近的魏王干涉欧洲的开始,这显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欧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波万里】最新更新章节〖历史就此重写 五〗地址https://wap.275b.com/12_129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