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素清虚王屋山(1/3)

夕阳西下,染红了苍空尽头的云霞。

连绵不绝的山脊汇聚到前方,共同将一座高山拥立顶起,山上的松柏存着积雪,一座座若隐若现的飞檐道宫掩藏其间。

端坐在棕色马匹之上的赵匡济眺望着远方,缓缓地抬起了手,止住了后方随行的禁军队伍。

当即,整个排成了一片的禁军队伍相继止住了前行的动作,六口箱子、二十车粮草缓缓停滞了下来。

这一次回城的方向略有一些偏差,原本应该连夜赶回洛阳,但这一次有了粮草与六箱财物,所以行走的速度变慢,如果按照原路回到洛阳,那便会容易露宿在荒原当中。

所以,赵匡济特地改道王屋山,就是看中了王屋山中大大小小的诸多道观。

此刻王屋山已在眼前,自是要上到山上去,暂且落脚一夜,明日再继续赶往洛阳。

张寒城、高怀德、杨业三人同样止住了缰绳,望着这冬日中的王屋山奇景,只觉得美轮美奂,如同来到了仙境当中一般。

高怀德道:“早就听说王屋山景色悠然,其上西顶天坛,乃是轩辕皇帝祭天之所,如今看来,那座高入云顶、独柱凌空之所,应当就是天坛山了。”

张寒城听着高怀德的描述,双目发亮,有些想要去那天坛山顶瞧瞧。

原本,从王怀恩家中离开之后,高怀德与杨业该与张寒城分开,但得知了张寒城要前往洛阳,护送禁军后,杨业与高怀德自然跟随而来。

张寒城觉得高怀德与杨业的武功厉害,与他一起护卫这禁军,更加安全,所以便没有推辞,只是心里记着欠了两人一个人情,将来要想办法还上。

赵匡济命禁军中的斥候火速上山,去到临近的道观之中询问。

这严冬时节天气寒冷,虽说安营扎寨也能生存,但总不如住在道观中更为妥当。

队伍中后方的马车窗口处,布帘缓缓的掀开,银铃儿忍不住看向了外面的情景,耳边响着折赛花的声音:“姐姐,咱们怎么停下了?”

银铃儿在张寒城的身上停了停,放下了布帘,马车里响起了银铃儿的声音:“应该,是到了吧。”

“太好了。”折赛花道:“终于是到了,这个大伯伯一直打呼噜,吵得我头好疼。”

说完,折赛花便掀开了马车前方的帘子,也不管她那里距离地上十分之高,直接从马臀与马车之间,纵身跳了下来。

银铃儿在后面看着,也想跟着下去,可却又觉得距离地面有些太高,迟疑间便放弃了跳下去的打算。

折赛花道:“姐姐,你不下来么?”

“嗯……”银铃儿道:“我……就先不下去了……”

“那好吧。”折赛花说了一声,便一蹦一跳的跑向了杨业所在。

银铃儿羡慕万分,如是她也能这样灵巧,便可去与张寒城说说话了。

大约一炷香的时间,斥候从山上飞奔下来,对赵匡济示意了一下可以上山。

赵匡济便顿时传令下去,令禁军开始分批前往山上。

……

王屋山又称小有清虚之天,早些可以追溯到太素清虚真人王褒,其是汉代之人,距此已有九百年之久。

而后世游记等,也都将王屋山列为十大洞天之首、三十六小洞天之总首。

自汉代以来,便有许多道人在此炼丹修道,传闻先秦时便有人在此羽化登仙。

待到李唐时节,这王屋山更是成为了道教圣地,建立了大批的宫观,历代帝王市场会来这王屋山求取仙药,以求长生不死。

据说,在这王屋山的天坛山下,拥有下生泡济之水,孕育出了一种名叫不老草的仙药,服之者,便可得到长生。

传闻李唐药王孙思邈便得到了不老草的药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缥缈风烟录】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素清虚王屋山〗地址https://wap.275b.com/13_13329/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