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无线能量传输器(2/2)

要发送端和接收端连接上,就能任意传输电能。

哪怕将发送端放置在月球上,甚至放置在火星上,接收端放在地球上,经过几秒或者几百秒的连接后,两地就能实施同步能量传输。

当陆宸看完这项技术的介绍后,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这特么也太牛比了!

随后就是担忧能不能制造出来。

因为再先进的技术,若是不能制造出产品,至少现在对陆宸来说,意义不大。

但研究了一个星期的陆星却说问题不大,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意味着无线能量传输器可以投入实际运用之中。

无线能量传输器若是投入实际运用,可以取代哪些东西?

第一就是高压电线。

电能从发电厂被生产出来后,都是经[ biquga.info]由高压电传输到各个城市,以供居民或者生产工作使用。

高压电线传输电能,缺点就是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高,其次是电能损耗大。

哪怕是特高压电线,电能损耗也在3%左右。

除了这些,高压电线还不能长距离传输能量,至少跟无线能量传输器比起来是这样。

目前人类制造出的最长高压电线,传输距离大约是5000公里。

和能量传输器把电能输送到月球、甚至更远的行星相比,高压电线无疑是落后的产品。

除了高压电线。

能量传输器甚至有了将科幻中的产品变为现实的可能。

这件产品就是戴森球!

戴森球是弗里曼·戴森在1960年提出的一种理论。

所谓“戴森球”,就是制造出直径2亿km以上的人造天体,用来包裹恒星并开采恒星能源。

说实话,其他恒星系陆宸不知道,但仅太阳系而言。

戴森球完全就是扯淡。

因为哪怕将整个太阳系所有的物质都采集完,也制造不出能够将太阳包裹起来的人造天体。

原材料都不够,更别说建造工程了。

不过,戴森球建不成,戴森云还是可以搞一搞的。

相较于疯狂的戴森球,戴森云则是建造一批环绕恒星的卫星,也就是临近太阳的卫星,以收集太阳上的能量。

先不说这个卫星能不能造出来。

就算能制造出来,还有一个问题,怎么将它发射到太阳附近,又不被太阳捕捉,这必然需要这颗人造恒星卫星拥有足够大的速度,以抵消太阳的引力。

最后一个问题,戴森云被顺利发射到太阳附近,收集到的能量如何运用?

总不能让所有的人类都移居到戴森云的背面,在太空城市生活吧?

那要是不想在太空城市生活,怎么将戴森云上的能量传输到地球甚至更远的行星?

答案就是——无线能量传输器!

有了无限能量传输器,就能将采集到的太阳能,完美的传输到地球甚至更远的行星!

这里面的意义有多大,陆宸简直无法想象。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黑科技编辑器】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五十一章 无线能量传输器〗地址https://wap.275b.com/149_149799/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