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秦良玉(1/2)

天启七年十一月初八

崇祯皇帝正带着文武百官在离京师十里外的亭子旁,好像在等什么重要的大人物,大明立国00多年来,能得到此殊荣的,除了之前的孙承宗和占前者光的洪承畴,也就是现在大家伙等待这位了。

是的,这位大人物就是秦良玉。

自幼从父习文练武。秦良玉一生戎马40余年,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的巾帼英雄。唯一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为数不多的文武双全女子。

秦良玉,字贞素,四川忠州(后世的重庆忠县)人,历史上明朝末期战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女将军、军事家、抗奴名将。

在历史上官至大明的光禄大夫、忠贞侯、少保、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四川招讨使、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提督、一品诰命夫人。

历史上崇祯皇帝还为她御制了四首诗: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蜀锦征袍自翦成,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露宿风餐誓不辞,饮将鲜血代胭脂。

凯歌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时。



凭将箕帚扫匈奴,一派欢声动地呼。

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后世著名的《金缕曲》更是高度艺术性概括了秦良玉卓尔不凡的传奇人生

明季西川祸,自秦中飞来天狗,毒流兵火。石柱天生奇女子,贼胆闻风先堕,早料理夔巫平妥。应念军门无将略,念家山只怕荆襄破。妄男耳,妾之可。

蛮中遗像谁传播?想沙场弓刀列队,指挥高座。一领锦袍殷战血,衬得云鬟婀娜。更飞马桃花一朵,展卷英姿添飒爽,论题名愧杀宁南左。军国恨,尚眉锁。

可见崇祯皇帝对秦良玉的到来是多么的重视,不过在场的以东林为首的文官,可是极其不乐意,不为其他,就是因为他们是高贵的文官老爷,就是看不上低贱的武夫,就算是秦良玉在他们看来也是如此。

就在这时,一骑斥候,飞速奔来。下马道:

“禀陛下,秦将军已率000大军到了五里外的葛家庄了”。

“赏100两银子,下去吧”。

崇祯皇帝骑在高大的战马上,威严地道。

“谢陛下”。

{}/

“末将秦良玉携诸将参见陛下”。

“末将参见陛下”

秦良玉以一个大明标准将军的单膝跪拜礼向着年仅16岁的崇祯皇帝行礼道;身后则是一众秦良玉的子侄诸将,包括儿子指挥使马麒麟、侄子秦翼明、秦拱明等也紧跟其后向着崇祯皇帝行礼。

“秦将军平身吧,诸将平身吧”。

崇祯皇帝亲自扶着这位大明54岁的女大将军道;高大(仅仅比崇祯皇帝了一个头)消瘦的身躯,却带着一股浓浓的军人气质。

注视良久,崇祯皇帝才带着微笑对秦良玉道:

“将军辛苦了,朕的将士们辛苦了,”。

“末将不辛苦,只是陛下亲自来迎接末将,末将”

秦良玉说着话就哽咽了起来,这是作为一个重文轻武的大明武将多么荣耀的一刻,陛下亲自前往十多里外迎接。

“将军莫多说,跟朕一起走吧,”。

崇祯皇帝一边拉着秦良玉的手,一边说道。

“谢陛下”。

“来人呐,把朕的战马牵来”。

不多时,曹变蛟亲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史上第一无道昏君】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六章 秦良玉〗地址https://wap.275b.com/14_1422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