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初见魏忠贤(1/2)
“传魏忠贤”,崇祯的声音从乾清宫传了出来,门外的王承恩:“是,皇爷”,随即打发了一个内侍去午门外传魏忠贤。
酉时,5八岁的魏忠贤恭着身子进了乾清宫,见到御案后的崇祯皇帝正在埋头疾书,就立即参拜道:
“老奴魏忠贤参见皇爷,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良久,崇祯皇帝才缓缓抬起了他那颗高贵的头颅,定眼看去正低着头恭恭敬敬的魏忠贤,一副瘦干的身体加上锥子脸,似乎一夜苍老了许多,看起来有70岁了。
大概是觉得自己要被新君问罪了,又在午门外跪了两个多时辰近。如果不认识他的人看了一定会心生怜悯,看着就是个慈祥的老爷爷嘛,不过嘛,我们的大昏君可不这么认为
大明帝国的司礼监秉笔掌印太监兼东厂厂督魏忠贤,天下人皆称其九千岁。
其少时家贫,又无赖;自宫后改名李进忠。万历时入宫为宦官,后乃复姓,赐名忠贤。熹宗即位,升为司礼秉笔太监兼提督。他密结大臣为援,以犬马声色取宠于熹宗帝。
于天启三年年掌管东厂。他排斥异己,广结党羽,致有“五虎”、“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之称。势倾天下,一些攀附他权贵的人拜呼他为“九千岁”,各地督抚竞相为他建生祠。
历史上天启七年,崇祯即位,发现他的奸恶,下令激将其逮捕治罪。得知后,自缢死。
但是朱由检在前世读这段历史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其实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无意中用铲除魏忠贤极其阉党的行为,赢得了以东林党、楚党等为首的士林的支持,获得了极高的权威。
看崇祯皇帝在位17年,内阁首辅换了多少,内阁成员又换了多少,六部尚书及侍郎又换了多少,大概就知道他在当时的权威了。可是有了权威的崇祯皇帝却不知道怎么利用,而是被随后一党独大东林各种忽悠,最后亡国亡天下。
前世的朱由检每次看到这段历史就有无限的同情、惋惜、憎恨
“你就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厂督天下人皆称九千岁的魏忠贤?”语气中听不出喜怒哀乐,但是把魏忠贤吓得冷汗连连。
魏忠贤连忙又磕头四肢贴地带着哭腔颤抖地道:“求皇爷饶命啊,老奴知道错了,”
“哼,你倒是干脆,还知道自己干的好事,朕问你,阉党是怎么回事?内操军又是怎么回事?你想造反吗?”。
天启三年的魏忠贤独掌司礼监和东厂后,又设立了一只隶属于自己的内操军,人数多达10000多人,可以随意地出入皇宫禁内,快要成了唐季掌握神策军的太监了。
不过还好,大明的太监是没有这个胆子的,看现在的魏忠贤的表现就知道了,你再牛也只是皇家的鹰犬。信任你,那么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但是哪怕有一点点的不信任,你就要万劫不复了!
{}/ 魏忠贤都有点跟不上皇爷跳跃式的思维了,怎么晋商也被皇爷盯上了,他魏忠贤以前也没少收晋商的好处费,不过现在为了保命,只好牺牲你们这帮奸商了。
“老奴近来也有耳闻,正想调查呢,这帮奸商真是该死,老奴一定给他们满门抄家,到时候把银子全部送进内帑”。
崇祯加重了语气,朕要恢复祖制朕倒要看看谁敢给晋商出头。大明的祖制当然是太祖也定下的,对奸商可一定不留情,比如太祖时的沈万三。
“朕要你拔地三尺,所有的金银物资悉数归入内帑,土地归入皇庄,朕自有用处”。
魏忠贤现在彻底明白了,今天皇爷说的这几天事情,其实就是一件事,那就是为皇爷抄家赚钱,抄田地,这几下下来了,内帑起码有近000万银子了吧。
到时候皇爷一开心,俺老魏可真就再次权倾朝野了。只不过三个月的时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史上第一无道昏君】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章 初见魏忠贤〗地址https://wap.275b.com/14_142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