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七章 甚于厂卫(2/3)
浙江两地出现官员严重短缺的问题。要知道这两个地区当初尽管有着杭州一战,但是其他地方基本都是传檄而定,属于和平演变的类型,一直都是敝着稳定的局势,官惩前清相比变化不大,而民生上也是比较稳定,至少浙北地地区的民众就没见过太平军,苏南地区里的上海在1853年因为小刀会乱了一次,1854年吴汝孝东进苏州又算乱了一次,但是1854年后,自常州以东都是再无战事,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四年的修生养息后到华军举旗造反之前,苏南的民生以及工商经济基本已经恢复到了太平天国东进之前。其的商贸区以及上海县地区更是发展迅速!而一个稳定并且富足的苏南以及浙北地区,才是支撑着华军四出征战的根本!至于说其他的新占领、统治地区,毫不客气的说对目前的华帝国所能够提供的助力非常有限。而一向来富足稳定的苏南和浙北同时出现目前这种重大的政局动乱,甚至有少量被清退的巡警以及其他公务员们进行了不同程度上的暴力抵抗,由此迎来了军方的严酷镇压,以至于很多在前几年都没有遭到太平天国祸害的地方都被华军的镇压部队杀了个血流成河。有些地方为了彰显华军方对一切形式的暴`乱行为零容忍的态度。同时为了威慑后来者,把参与骚乱的前巡警或者其他公务员又或者是被革职的前官员回家组织的乡勇等基本都是以‘谋反’大罪杀无赦。虽然司法部新制定的法律。明确废除了连坐制度,不会一人犯罪诛杀九族。但这一次事件,军方里的将领们一个个都是口气非常强硬,甚至一度逼司法部恢复谋反诛九族的的旧历。司法部那边虽然在毕余同等其他官的支持下,顶了军方的压力,但是也不得不临时对谋反罪进行修改,除了对谋反罪判死刑外,另外还加入了抄没所有财产的条款,被判处抄没财产后,凡是和犯人能沾上边的财物。基本都会被没收,大体上就是现代版的抄家了。而后还在军方的强大压力下,专门为这一次的事件增设了‘叛国罪’,用来审理参与到这一事件里,但是尚不到谋反罪论处的罪犯。督察院引起了吏治整顿,而军方不管事情缘由如何,他们只对出现的任何动乱进行镇压,并要求对这些参与动乱的人进行严惩。这些事情加起来,就让内阁那边感到了极大的压力!而现在侯炳渠几人说起了。这些平日在外人眼里都是一副威严模样的部臣们一个个是顾不上什么官员的威仪,读书人的礼制了,一个个都是口沫横飞,有个说督察院完全就是国朝之厂卫。权势之大一旦落入奸贼手,其害甚于西厂!还有人说沈敬山和军方私下勾结,祸害地方百官。以谋私立!如果让沈敬山听到这话,估计是冷哼一声。把我督察院和西厂比肩,那么你置宫务厅情报蹿何处?人家才是正儿八经的特务机构好不。而且还直属天子领导的情报机构,虽然明面上说这个情报椿有刺探军民百官舆情的权力,但这只是表面而已。实际上宫务厅的情报处虽然低调,自从设立以来很多部臣高官也只是听闻这个名字,但是很少听所这个机构到底啥样的,其编制以及一切事务都是对外保密,连毕余同都不清楚情报处具体怎么办事。那是一个神秘而独立的机构,干的都是见不得光的勾当!人家都不敢以西吃称,我督察院何德何敢和西厂相提并论的,顶多也就和锦衣卫比比而已!至于和军方将领相互勾结,他侯炳渠倒是想呢,但问题是他还没那本事!军方在帝国里一直都是属于地位超然的一个群体,而里头的将领随便拿出一个少将来,他们的从龙资历都要比这些部臣们久,随便一个皇家陆军的团长出来,在林哲的眼其重要性都要比这些部臣更重要一些。这从帝国现在授出去的爵位里,军方的将领占据了绝大部分,而官方面暂时只有毕余同一人获得子爵就可以看得出来。从地位上来说,这些部臣和军方的高级将领蹿不对称的状态,而平日里军方的将领也都是把头抬的老高,总是把内阁里的部臣们都当成了当年的清书幕僚的看待,彷佛内阁的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清末枭雄】最新更新章节〖第两百三十七章 甚于厂卫〗地址https://wap.275b.com/14_14716/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