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编修清史(2/3)
业的消退,这也就导致那些为了生存的原土布从业人员开始转型。他们要转型也简单,直接把以前的手工作坊生产模式转为机器织布模式就可以了。
毕竟所谓的传统土布,除去了农村家庭自产自用的那种土布外,实际上市面上销售的所谓土布都是商业化生产的,是有诸多或大或小的手工作坊生产出来的,严格上来说。这也算是资本萌芽时期的工业了。
这些传统手工业陆续转型后,也就成为了新式的纺织产业的一个环节,他们从那些大规模的纺纱厂里购入棉纱,然后进行织布、染色,最后把这些机织布贩卖到各地,最后流入到普通城市居民的身上。
棉布产业的诸多特点,也就让这个产业成为了一个从业人员众多,地域非常广泛的一个产业。
发展三年后的棉布产业,尽管其给中央财政贡献的收税还比不上生丝产业,但是其对国内民生的影响程度已经是远远超过了生丝产业。
生丝、棉布为代表的纺织产业的迅速发展,直接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比如生丝、棉布的生产是需要航运、机器设备的支持的,航运发展了就能够带动造船工业和钢铁工业,同时航运也是需要消耗煤炭的,如此也就会带动煤炭的发展。
工业的发展是一环接一环的,一个产业起来了,往往就会带动相关联的其他产业的发展。
而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帝国大力扶持纺织产业的原因所在,因为现在的纺织产业就是中国工业发展的龙头,它发展起来了能够极大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放下手中的工业发展报告书后,林哲和郭龙云又是继续交谈了大约半个小时,主要还是林哲在听,郭龙云在说。
郭龙云说的主要是帝国明年的经济发展规划!
“明年对于帝国的重工业发展是一个关键年份,除了继续保持对广州、天津这两个沿海城市的持续投入外,另外在明年开始我们将会加大对湖北工业发展的支持,那个时候株萍铁路将会完工,而大冶钢铁厂也会正式投产,煤炭和钢铁业的发展将会极大的带动当地的相关产业发展。
此外明年宁沪铁路会进入大规模施工期,同时唐山滦州铁路也会开工,这就需要国内的钢铁产业的极力配合,不然很有可能面临铁轨产能不足的情况。”
林哲点点头:“铁路乃是带动煤炭和钢铁产业的一大利器,但是也要注意两者的配合,避免出现铁轨的产能跟不上!”
铁路对于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十九世纪来说,其重要性比后世的高铁更加重要。
因为在后世没有高铁的话,还有普通铁路,还有飞机,还有汽车等各种交通方式,但是对于这个时代而言,铁路几乎是唯一的陆上大规模运输的选择。
对于一些没有大规模河流的内陆省份来说,没有铁路就只能靠走路,和外界的工商业联系几乎是断绝的,然而一旦开通了铁路,大量来自其他地方的工业产品、原料就能够迅速廉价的进入这个地区。
而当地的一些工业原料,特产以及工业产品也能够廉价的外运,为当地带来更多的收入。
一个大陆国家要进行工业革命,有一样是绝对不能少的,那就是铁路!
待郭龙云出去了后,林哲依旧没能闲下来,因为外头已经等候了许久的江道泉是紧接着郭龙云进来。
这一次江道泉来见林哲,倒不是为了教育等事务,而是为了前清的一些事务。
“皇上,经过这两年的前期工作,已经算是把清史摸清了一个脉络,这是已经完稿的几卷里的节选!”
说着,江道泉就是向林哲地上了厚厚一本文稿,看见这起码有二十多厘米厚的文稿,林哲不由得皱眉,这么多要看的话,还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清末枭雄】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六十三章 编修清史〗地址https://wap.275b.com/14_14716/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