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永乐(2/2)

,不代表没有人在私底下搞小动作。 比如文臣,就会觉得永乐帝太过重视武将,轻视文臣,太过重视工商,轻视读书人,他们希望永乐帝能听他们的劝诫,成为一个理想中的仁君。既然永乐帝不答应,他们也只能指望太子了。 比如武将,虽然大部分人都很佩服永乐帝,但也有人觉得他在军中威望太高了,不利于自己统帅手下;还有人讨厌火器,认为永乐帝发明、推广这些东西,是在扼杀他们的前程;还有人是嫌永乐帝管制太严格了,带兵的人喝点兵血是正常事,可永乐帝却对这种行为严惩不贷,这不是叫他们没了活路么?还有人是昔日在藩王手下为将的,总觉得是皇帝害死了他们家大王,心里暗戳戳地要为大王尽忠,报复一下暴君什么的…… 又比如后宫的皇后与皇子们,永乐帝对庶长子朱允炆很看不上眼,对第二任皇后徐氏所出的嫡皇子朱允烰,也同样很不满意。他最喜欢的是一个宫人所出的皇子,不但长得象他,性子也很象他,还自幼聪明伶俐,对他的种种命令、主张都能很快理解。没有人知道,永乐帝是否想过要让这个皇子取代朱允烰的太子之位,但皇后与太子,勋贵与朝臣,都十分惶恐,认为必须要避免这件事的发生。那位皇子再聪明,再得圣宠,他既不是长,也不是嫡,生母位卑而早逝,何德何能越过两位兄长,成为东宫的主人? 那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宋氏也不愿意说得太清楚,也许她本人看过的史书,也写得不算清楚。 反正结果就是,永乐帝当机立断,在最喜欢的皇子坠马受伤之后,迅速将他出继到燕王府,变相剥夺了他的皇位继承权,但也同时保住了他的性命。然而,在那不久之后,永乐帝的身体状况就急剧恶化,据说是年轻时没有保养好,留下了后患,旧疾复发,难以治愈了。 永乐帝出人意料地在壮年驾崩,皇位传给了他的嫡子,太子朱允烰,年号宣文。宣文帝跟他父亲性情截然不同,在太后与朝臣、勋贵们的主张下,他下令停止了迁都的计划。许多永乐帝在世时的政策、主张,也都纷纷被废止了。 真真正正的人亡政息。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慕林】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零八章 永乐〗地址https://wap.275b.com/15_15394/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