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朝廷矛盾(2/3)
道1+1=2,但是有些人偏偏就认为1+1=3,你很难向他解释得清楚。
所以叶向高他显得有点无可奈何,但是他是不会去劝他的,如果他得罪的人多,他最多只能为他说几句好话而已,也不会过分护着他。
因为当官像叶向高一样,当了几十年,两度拜相,他已经是十分的成熟,做事讲究的是和光同尘,面面俱到。
像是孙承宗这样子极端的,热血上湧,一竿子就上的话,那是早就被人搞死了,他孙承宗能够做了这么久,而且还做到了内阁次辅的地位,这也算是异数了。
叶向高他也都明白孙承宗他的这种搞法,对于大明朝廷来说是好的对的。
但是对于他们士大夫来说确实不好,是变成侵犯他们权益的了,试问读书人没有了他的地位以后,还怎么作为四民之首?他的优越性又在哪里?为何而读书?
叶向高他是支持这一条的,他们无数的仁人志士,通过努力的争取,才从皇家手上获得了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特权,这是大明几百年来稳定的基础,如果这稳定的基础都不复存在了,就是挣太多的钱又有什么用?
南洋帝国他本身就与大明不同,他是以商业立国的,他什么事情都钻到了钱眼里面去,一切只讲利益,不讲仁义。
这种经营模式一时半会还是可以的,如果时间一久了,就会弊端很多,整个国家人人都注重的是商业上的利益,始终是钱,这就与以前的蒙元帝国有什么分别。
蒙元帝国它的税收也都很高,他们经常把他们的税收包给了商人,由商人们来收,结果商人们为了讨好上面,可是把数字提高了好几倍,让当官的和国库都赚了许多的钱,但是天下的老百姓却苦不堪言,最终还不是造反了,以蒙元帝国这么强大的军事武力,都弹压不了更不用说大明了。
所以说大明向南洋帝国学习,其实就是等于向蒙元帝国学习,这是非常愚蠢的一种行为,如果一旦这样子做,很容易会把自己都给陷了进去。
所以对于这样的事情,叶向高他是坚决的反对的,他认为这样子做,其实就是把整个国家都害死了。
但是偏偏以孙承宗为首的一些人,他们钻到了钱眼里面去,一切向钱看,所以就忽略了这些治国的根本性问题,
治理一个国家最核心的,还是以人作为核心,而不是以钱作为核心,如果一个国家都以钱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那整个国家也就是变成了唯利是图的商人了,一切乱套了。
人人都唯利是图,没有了仁义道德,那样文明传承下去都没有意思了。
所以叶向高他知道孙承宗的苦心,也都明白他的立场,但是就是不会支持于他。
甚至他相信一点,那就是双方很可有可能因此而爆发激烈的冲突。
当然孙承宗他所谓的官商一体收税,也都不是第一天提出这样的理论的,也不是单纯从南洋帝国那里获得想法,早在数年之前他就已经上交著名的万言书,上书朝廷,要求官商一体收税,当时还获得了米柱他的全力支持,只是朝廷的格局迅速发生变化,米柱集团出走朝廷,令大明朝廷格局又发生了变化。
更加重要的一点事情,那就是南洋帝国立国以后,又与大明发生了一些矛盾和利益上的冲突,把朝廷整个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一方面,集中到与南洋帝国对抗方面去了。
现在他们跟南洋帝国之间算是临时达成了协议,双方不再有矛盾和冲突了,准备携手合作了,他们的注意力也就集中到朝廷方面了。
大明本来对南洋帝国是千防万防的,但是看见南洋帝国始终没有把他们的军力往北方进行发展,而是往西方进行发展,并且成功的吞并了印度。
南洋帝国他在吞并了印度以后,他们大明为之放心,那就是吞并了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之伟大舵手】最新更新章节〖第986章朝廷矛盾〗地址https://wap.275b.com/15_15816/1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