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外来人(2/3)
他曾在回忆录中承认印度的土地不适合中亚人生活:“确实,很多来自中亚的士兵都不喜欢印度,这里没有美丽的花园,也没人修建水渠,居民的长相也不漂亮,并且有着许多我们难以接受的习俗,而且这里的气候也非常糟糕。”
而巴布尔在建立莫卧儿帝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阿富汗的喀布尔居住,因为这座城市和他的家乡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在巴布尔去世之前,曾要求部下把他的遗体埋葬在喀布尔,他不愿意葬在印度的土地上,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巴布尔其实并不喜欢印度的土地。
巴布尔去世之后,他的儿子胡马雍成为了莫卧儿帝国的统治者,在胡马雍统治时期,莫卧儿帝国险些被阿富汗人舍尔沙灭亡,后来在萨非帝国的帮助下,胡马雍重新收复了被阿富汗人占领的失地。
当胡马雍重回印度后,他和自己的父亲一样,仍然对中亚的撒马尔罕念念不忘,他想要占领撒马尔罕,将这座城市变成莫卧儿帝国的首都,然后向祖先帖木儿一样,将撒马尔罕打造成一座世界之都。
而莫卧儿帝国的早期统治者之所以想要离开印度,曾有学者对此事如此解释:“对于这些中亚人来说,印度是一个没有魅力的国家,这块土地几乎没有能够吸引他们的地方,他们只是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被迫在印度建立了莫卧儿帝国。”
不过胡马雍回到印度仅仅六个月后,就死于一场意外,而他的继承者则是大名鼎鼎的阿克巴大帝。阿克巴大帝在统治初期,也曾想继承父亲和祖父的遗愿,将莫卧儿帝国的领土扩张到帖木儿帝国的龙兴之地,将撒马尔罕变成莫卧儿帝国的国都,可是当时的中亚已经是乌兹别克人的天下,莫卧儿帝国的皇室成员已经无法回到自己的家乡,巴布尔和胡马雍的遗愿最终也化为泡影。
也是在阿克巴大帝统治时期,莫卧儿帝国的皇室开始迎娶印度女人为妻,从此之后,莫卧儿帝国的皇室成员便有了印度人的血统,也标志着莫卧儿人在别无选择之下开始正式接受印度的土地,告别自己无法回归的家乡,老老实实做他们的印度之王了。
所以前三代帝皇,都是呆在了阿格拉堡,而在第四代帝皇查罕杰开始,他死心了,在德里重建红堡,迁都德里的意图十分明显了。
在德里,他们可以和军政大臣们,和军队们在一起,而且印度在他查罕杰的领导下,达到了鼎盛时期,他们是时候迁都新德里了,他们没有正式宣布迁都,但皇宫己由阿格拉堡搬至了德里。
德里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记载的般度族都城天帝城,就是今天的德里地区。
不过,根据官方的标准,德里的历史是从11世纪开始。从公元1060年拉吉普特人建立了德里,到顾特卜.乌德.丁建立德里苏丹国,再到来自阿富汗的君主舍尔·沙修建的旧堡,在德里这片土地上先后由不同的六个王朝建造了六座不同的城市,但它们多为一座古堡宫殿,只是印度诸多地方政权中的一个。
随着莫卧儿王朝的建立,三代皇帝都居任在阿格拉,随着查罕杰差不多一统次大陆,查罕杰认为阿格拉过于偏僻,不足以彰显帝国的神圣和伟大了,所以决定迁回了德里。
但他又因为边境重镇的沦陷和皇子沙贾汗的叛乱,加上面对强大的南洋军,他只暂时中止了步伐,先把敌人清除干净了,然后再作迁都打算。
迁都可是大事,发一牵动全身,在内忧外患又起的情况下,谁敢贸然迁都?他们是皇宫己搬至了阿格拉堡,却是没有办法,只能暂时不伦不类的将就着。
刘承都他们来到了阿格拉堡附近,在当年国安局卧底的接引入,住入一个废弃的寺庙之中。
阿格拉堡是前皇宫,但依旧是戒备森严,平民勿近,他们由莫卧儿王朝最精锐的禁卫军负责,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之伟大舵手】最新更新章节〖第735章外来人〗地址https://wap.275b.com/15_15816/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