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叶赫与建奴的恩怨(3/3)
的力量。
这时代,满洲人出猎、开围之际,各出箭一支,十人中立一总领,属九人而行,各照方向,不许错乱,此总领呼为牛录。
不过,最初努尔哈赤采用牛录制度,只是为了招揽更多人口,扩充实力。当时只要是带有人丁投靠努尔哈赤,就会被编入牛录,授予牛录官职。
到了万历二十七年的时候,奴尔哈赤的实力已经非常庞大。他开始对牛录制称进行变革,用来适应新的形势。努尔哈赤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增加了旗制。也就是现在八旗的开始。
同时,努尔哈赤又正式设立一个叫牛录额真的官职。这个官职麾下管着三百人,也就是后来常说的八旗牛录,后来也被称为佐领
平日里,士兵需要参加务农生产,满足军需使用。固定时间内,参加训练。遇到战事突发,就披甲上阵。努尔哈赤选择这种制度,既是继承过去女真族的传统,也跟当时的现实环境有关。关外苦寒,女真族人口有限,可利用的资源又不多。
努尔哈赤无论是想继续扩张,或者生存,要想在军事上取得成就,就必须把现有的资源,大幅度倾斜到军事丧。这也是很多小国常常采用的办法。
这可以帮助努尔哈赤在对抗明朝的战略上,走得更远。所以,当朝鲜派遣使臣到关外刺探情报的时候,看到努尔哈赤修建的城池,都跟小型军事堡垒一样。
也正是这个原因,在努尔哈赤建立的旗制内,牛录不仅是八旗内的官职,也是一个军事层面的职位。它本身也成为一种军事编制。为了方便管辖,牛录制内是以人口数量作为区分的。每三百个人,就是一个牛录。
这也让一个牛录额真的权力相当大,相当于大明的副千户了。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明末之伟大舵手】最新更新章节〖第81章叶赫与建奴的恩怨〗地址https://wap.275b.com/15_1581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