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广设粥棚(1/2)

温晴歌需要做的,就是每天梳装打扮好,穿得又暖和又端庄,在施粥的时候到粥棚处巡视一番,代表皇帝体恤子民,向这些苦难的人们展示最迷人的微笑。

对此温晴歌还颇为不满,自己做的贡献实在是太微小了。不过效果却是出奇地好。第一天巡视粥棚的时候,流民们知道眼前的这个女子竟然是堂堂贵妃之后,立刻骚动起来,竟然齐刷刷下跪倒,山呼“娘娘千岁”,让温晴歌再度被吓了一跳。

听说皇帝御驾亲征,但毕竟神龙见首不见尾。而在京城多如狗的妃子,到了西凉郡这种偏远地带便成了稀罕物,而且还要再搭一个公主以及一个童妃,普通百姓更是惊为天人了。

当然,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因为粥棚。一碗稀粥,已经让百姓们感激涕零。而翎贵妃,则被众人视为带来这碗饭的人,当然是千恩万谢。

这让温晴歌心中更为惭愧,每天做事更积极了,结果便是每天生活得忙碌而充实。

原本以为来到战火纷飞的西凉郡,每天都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谁知道温晴歌竟然迎来了重生以来最温馨而安宁的一段时光。

最近一段时间,温晴歌大部分时间都会呆在墨彦祁的营帐里,看着自己的肚子一天天地大了起来,那种幸福感不言而喻。

离开了后宫,没有了女人间的勾心斗角,生活反而变得单纯起来,至少不有每天担心会有人因为嫉妒而总惦记着自己肚子里的孩子。

墨彦祁已经不像一开始那样“禽兽”,他现在时常外出,在营帐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摸着渐渐隆起的肚皮,时而听听胎心,时而与它说说话,然后像孩子一般手舞足蹈,或者什么也不做,只是嘿嘿傻笑。当然,这种极为影响皇帝形像的行为只有在下人们不在的时候才会发生。

出门以后,温晴歌面对的则是百姓们那淳朴的感激目光,更让人有一种成就感。

让温晴歌惊讶的是,童玉媛对于做这种事儿,反而比她更为积极。或许是由于失去心上人以及孩子太过痛苦,她急需要做一些事来填补心灵上的空白,忙碌是一个很好的疗伤方式。

唯有平安公主闷闷不乐。她来到西凉郡本来是要和司备见面的,谁知道即使到了这里,和他见上一面也难比登天。司备长期在一线征战,直面敌军,凶险异常,墨彦祁自然不允许自己的妹妹身陷险地去找他。

这么长时间以来,两个人只匆匆见过一次面,那还是因为司备需要回来向墨彦祁汇报军情,顺便领取朝廷给他的奖励。最后留给墨心玉的,只有一柱香的功夫。

无聊的她也只好将精力都入在流民身上了。

这一日,天空无云,没有风,难得的好天气,地上的残雪也化得差不多。温晴歌穿好了皮裘大衣,在一群或明或暗的侍卫护送之下,又开始了巡视之旅。

日近黄昏,一天之内第二场施粥又开始了,粥棚外面,大批的流民正每人捧着一个碗,安静地排队。这些天以来,人们已经慢慢学习了遵守秩序。看到温晴歌到来大家已经不像一开始那样齐齐下跪,却都向贵妃娘娘挥手致意,温晴歌则报以甜甜的微笑。

简陋的棚子里,几口硕大的铁锅正冒着热气,黄黄的糙米粥加上一些绿色的菜叶,正在锅内上下翻滚,发出嘟嘟的响声。

虽然这些吃食温晴歌平日里看都不看一眼,却救活了数十万流民的性命。只要这样捱到春夏之交,万物生发,流民们便可以渐渐散去,漫山遍野去找吃的。

这一天显然已经不远,因为今天便已经是春节。这种重要的日子墨彦祁当然要去看望各位守城的将领以示重视,但他已经答应了,无论多晚都要回来,和温晴歌一起过年。

当然提前是西凉郡的战事已经结束了。流民们对于大楚国战胜敌人很有信心,毕竟这样爱民如子的朝廷比贵雪人不知道好到哪去了。

温晴歌依次走过各个粥棚,和流民见面,点头,微笑,一如往日一般,陪在她身边的,是个一身戎装的军官,竟然是参将余沛。

派一名参加专门管理流民,是出于对这件事的重视,毕竟流民照顾好了是加分,照顾不好则起到反作用。。但对于参将本身来说,自然是不满意的。大家都想着上阵杀敌夺下军功呢,天天和一群老百姓混在一起有什么意义。

对于余沛来说,不满却源于其他方向。受温凤成威胁,他一直想打听墨彦祁的确切行踪,结果被发配来管理一群老弱病残,连接近皇上的机会都没有了,谈何刺探情报?

莫非墨彦祁察觉到了什么?对此连温凤成都很郁闷。威逼利诱搞定了一个参将,却一点卵用都没有。

温晴歌走在前面,余沛则稍稍落后半步。虽然他心中不太瞧得起皇上的女人,但论地位还是比他要高,在这里还是他名义上的上司,所以表面上的恭敬是必须的。

随从温晴歌一起出门的,还有侍女兼保镖的小曼,此时恰好和余沛并肩而行,让他心中很是不爽,自己什么时候和这个奴婢一个地位了?

三个人一边走着,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本宫的复仇手札】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九十七章:广设粥棚〗地址https://wap.275b.com/162_162746/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