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无法忘却的烙印(1/4)

那是玄衣教生死攸关的一年,一场灾难正在悄然来袭,而这一切门主罗恒早有预感,并且为此准备了多年。

玄衣教在数年前曾经是琅州第二大剑道门宗,占据了整座地隐山方圆八百里地,门下弟子近十万,人才辈出,辉煌极盛。

后来宗门衰落,一代不如一代,门宗内出现了分支,大约三百年前当时的代掌门夏高带着门内超过三分之二的弟子独立出玄衣教,在地隐山西山之巅成立罗衣教。

地隐山便出现了两个剑道门派分庭抗礼的局面,所幸玄衣教虽然衰败,但是仍然有老一辈的剑道大能撑场,几经波折后和罗衣教划清界限。

地隐山被划分两部分,玄衣教占地超过三分之二,并且占据原来灵气充裕的山南地界,剩下的地界则是作为罗衣教的领地,立约期限为三百年。

随后不久,罗衣教的弟子数目就超过了玄衣教,而双方弟子人数拉开的差距逐年增加。

到一百年前,罗衣教弟子数已经超过三千,玄衣教却没落至弟子不过百人。

然而玄衣教的领地却比罗衣教大超过两倍,这让罗衣教无比恼火,若不是看在老祖立约在仙,他们早就打上玄隐宫了。

这时,玄衣教内出现的另一个突变更加将它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原玄衣教的一位女执事再次组织了分裂,带走了门中将近三分之一的弟子——全是女弟子,她们到北峰上成立地隐山的第三个门宗,幻衣楼。

至此,当时的门主张玄河看着门中剩下的寥寥几十个弟子,心灰意冷,居然直接退位,想要解散门宗。

而外出游历归来的弟子罗恒不忍看着玄衣教千年基业被罗衣教和幻衣楼攫取,便接下了这个烂摊子。

继任当天,罗恒看着下方一双手能数得的弟子人数,格外惆怅。

之后的几十年,罗恒用尽了各种办法,但是门派还是没有任何起色。

山下那些世俗力量对于玄衣教的抗拒程度几乎可以用谈之色变来形容。

至于无人问津的原因,并不是玄衣教的剑道功法不行,恰恰相反,是玄衣教的剑道功法太过深厚,一般的剑修根本难以理解,更别提是修炼了。

实际上玄衣教的丰厚资源对许多剑道天才是有吸引力的,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那座地隐山上,两个门宗都在对玄衣教虎视眈眈。

三百年期限一过,玄衣教势必是要经过一场灭门灾劫的洗礼的,这个时候谁愿意去碰这个烫手山芋?

昔年在玄衣教剑道大能手中大放异彩的剑道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一点点丢失了传承,就算是玄衣教门主罗恒修炼的,也仅仅是门中流传最浅显的剑道传承,加上他资质中等,百余年的修行不过修得一个九品剑君的实力。

对于罗衣教这样已经拥有两万弟子的大宗来说,罗恒的挣扎无异于困兽之斗,于事无补。

到了李随缘他们被救回玄衣教的时候,门中所有成员就只剩下寥寥几人。

门主罗恒,门主夫人叶挽轻;

内门长老陆常明,内门首席弟子无病;

外门长老应自在,外门大弟子沈音;

还有一直闭关不出的大祖师,上一代掌门张玄河;

加上李随缘和唐浅衣两个捡回来的便宜货,也才九个人。

他们九个人占领了将近六百里地、包含传说中的灵脉这样庞大的资源,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也难怪他人眼馋。

剑历13851年,正好是罗衣教和玄衣教立下划界之约的第三百年。

这年李随缘和唐浅衣十三岁,沈音十八岁,吴病二十岁。

某一天,罗衣教掌门夏府国亲自带着两位后生弟子来到玄隐宫,没有兴师动众。

他语气并不强势,一番话下来只有一个意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万界渡劫聊天群】最新更新章节〖第198章 无法忘却的烙印〗地址https://wap.275b.com/173_173664/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