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路过“桃花源”(3/4)
家最大的体会就是,劳动人民对于知识分子的钦佩和尊敬,一听说他们是大学生,要去云南读书,所有的老百姓都十分友善热情,尽己所能给他们提供帮助和便利,让步行团的同学们身在异乡仍能感受到人情的温暖。农舍的农妇们围着黑布做成的围裙,上面绣着白色的桃花,古朴美丽,热情大胆的给大家将桃花源的故事,羞怯怕生的躲在远处一边干活一边窃窃私语。
“那店老板说了半天我什么也没买,他生气情有可原。再说我不买的原因并非是我买不起,没有必要他为不符合事实的污蔑动气。”
同学们好奇地进店四处看,陈确铮他们几人看到地学系(今地质系)教授袁复礼进了一个店,赶紧跟了进去,袁复礼教授额头很高、眉毛很淡,下颌方正,年近五十,气质沉稳,向来眼光毒辣的店老板一看来客气度不凡,赶忙殷勤招揽生意,舌灿莲花地介绍了半天,袁复礼教授笑而不答,空手出了店。
贺础安四下看了看,摇了摇头。
“现在这个年景,大家讨生活都不容易,他也没赚到我的钱,何必不依不饶呢!”
“那教授为什么没买呀?我看店里的很多物件都挺漂亮的啊!”胡承荫追问。
“过分!袁教授为何不在店里戳穿那店老板?”
“袁教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跟我们说说呗!让我们也长长见识!”
“因为店里的桃源石多半都是假冒的。”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是不是还挺像的?”
傍晚时分,步行团渡过沅水,大家乘着小划子,晃晃悠悠地在沅水上飘荡,飘向桃源县城,适逢落日,余晖泼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碎金闪耀。桃源县城不大,只有两条主干道,与沅水平行而设。黄昏时分,在电灯光下,人们来来往往,跟常德一样,这里的街道也有全国各地的异乡口音,真真是名副其实的“避世桃源”了。
“你说这要突然冲出来一窝土匪,我们都没处躲没处逃!”胡承荫边走便四下张望,心慌不已。
大家纷纷出了洞,大家在半山腰看到远处的山坡上有散落的房舍,炊烟缭绕,不时听到鸡鸣犬吠,只是一条公路从山麓穿过,汽油味四处弥漫,陈确铮看了一眼贺础安。
店老板见自己口干舌燥地说了半天,对方就是不掏钱,气得在袁复礼身后骂骂咧咧:
“穷鬼一个!没钱就别进来啊,白费口水!”
这消息听得大家心惊肉跳,都在犹豫要不要脱了这身军装。第二天天气阴雨连绵,路也越发难走,两旁峭壁矗立,给人很强的压迫感。
离开了桃花源,大家一路步行三十里,在郑家驿留宿,又步行二十五里到杨溪桥,过将军山,路过一处戏台,台前挤满了人,两个胡琴一面鼓互相应和出苍凉的伴奏,台上的一男一女操着不知名的唱腔,脸上粗糙地描画着红白的油彩,身上的戏服也陈旧污秽,然而台下的观众依然乐此不疲,沉醉在台上二人营造的暧昧情事之中。大家没有驻足太久,便继续赶路了。
医疗队安排步行团全员在常德注射了第二针伤寒预防针,很多团员起了反应,发烧头晕,身体软绵绵的,无法继续赶路了,步行团又在常德休整了一天,不得不放弃步行。待到同学们身体恢复,乘坐提前雇好民船去桃源。
计划不如变化快,到了官庄才得知官庄的客栈爆满,一问才知道,这里驻扎了某军校学生一千多人,不光是客栈,连老百姓家都被塞得满满当当的了。
步行团只好赶往距离官庄四里的张山冲,准备夜宿张山冲。
张山冲是地处在山谷底部,只有七八户人家,举目四望,十分荒凉。
放饭之前又是点名的例行公事,没想到这一点名,点出大事了。有一个学生没有应到,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刚毅坚卓的他们】最新更新章节〖第50章 路过“桃花源”〗地址https://wap.275b.com/173_17381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