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贵阳应该改名为“贵阴”了!(2/3)

础安看到报纸上最新统计的数据,全市人口共22769户,127230人,其中男子69297人,女子57933人。

“你别看我们,都给你掏空了!总要留点钱吃饭吧?”胡承荫用双臂在胸前比划了一个“”。

“算啦,卖给你们啦!”老板投降了。

“既然如此,我们一本也不买了。”

在贵阳的几日,天天阴雨,时下时停,第一日是“图书馆一日游”,“三剑客”被贺础安拉着逛了西门外的新生活图书馆,虽然馆内的藏书并不多,但贺础安还是一头扎进书堆里,好在新生活图书馆紧挨着南明河,图书馆窗外就是河景,偷得浮生半日闲也是不错的。从馆里出来又被贺础安拉去南街,参观了省立图书馆,这个图书馆正在扩建,藏书四五万部,还有许多杂志报刊,胡承荫看到报刊上一篇报道,题目叫做“ur ittle isits to anking”(小游南京),里面得意洋洋地记载了1937年8月13日和15日轰炸南京的事情,还污蔑中国空军都是oium oking(抽鸦片的),所以才会不堪一击,气得胡承荫险些把杂志撕掉,被陈确铮拦住

“我们买了这么多,你就便宜一点啊!”

谁知道,陈确铮直接掏了胡承荫的口袋,把里面唯一的五块钱掏了出来。

碑文的落款处写到此碑立于明治三十七年九月,也就是光绪三十年八月,即是一九零四年,已经有三十余年,上面已然布满了青苔。

“不用!我自己提得动!”

“九块五,我们买了。”

书越看越气,不看也罢,眼看着天光渐暗,陈确铮提议三人一起去吃晚饭。出了图书馆,外面飘起了雨,说大不大,却十分绵密,三人看到路边有一家饭店取名“华北饭店”,如此直白的店名,直接撞在三人的心上,看来是非进去不可了。陈确铮本来想着大家吃顿好的,缓解一下糟糕的情绪,然而这家店所有的菜品都没有“华北”味儿,价格还很高,每人花了五角钱,吃了一肚子气,悻悻然回到了大夏大学。

龙冈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

“老陈!这是我最后的五块钱!土匪还给我们送野鸡呢,我看你比土匪还狠!”

见老板还是一味地摇头,陈确铮拉下脸。

“哎呀,这我们要亏本了啊,卖不了卖不了。”

“贺老师,你可不要指望着我们帮你提哈!”

第二日“三剑客”直接弃了城区,直奔城外,他们从西门进城,再从东门出城,一路上全是泥水,十分湿滑,稍不留神就要摔倒,所以三人走得非常慢,沿着城外的公路一路走到了扶风山,逛了山顶的扶风寺,这里是宋朝贵州书院的原址,寺内保存有尹道真先生祠和王阳明先生祠。贺础安偶然在王阳明先生祠中王阳明先生的遗像左侧有一个日本人立的石碑,上面刻着一些诗文,表达对阳明之学的崇拜,碑文刻着日本东宫侍讲文学博士三岛毅的一首诗:

“忆昔阳明讲学堂,震天动地活机庄。

“别回头!”陈确铮低喊了一声。

三人满载而归,老板把贺础安买的书用纸包起来,外面捆上了麻绳,贺础安放在手里提着,时间长了,脸胀得通红。

回到大夏大学已经晚上五点了,贺础安一路提着重物到宿舍,顾不得疲乏,一本本悉心翻看,陈确铮洗了几件单衣,胡承荫躺在床上,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瓶子,那是楚青恬送他的疟疾药,那似乎成为了他的护身符,时不时拿在手上把玩一番,在小心地放进怀中。

就在他们摸上门把手的时候,身后传来了老板的声音。

因为扶风寺建在山顶,出寺举目四望,贵阳全城一览无余,贺础安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升起无限感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刚毅坚卓的他们】最新更新章节〖第73章 贵阳应该改名为“贵阴”了!〗地址https://wap.275b.com/173_17381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