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在这个世上没有真正的出尘之人(2/3)

打地铺,因为没有稻草,地面十分潮湿,只好把油布垫在最下面,上面铺上黑色的棉大衣。

自1918年以来,中国一直采取五个时区的划分,从东到西分别是:长白时区、中原时区、陇蜀时区、回藏时区和昆仑时区,中原时区称为中原标准时间,长白时区比中原时区早半小时,陇蜀时区比中原时区晚一个小时。虽然湖南和贵州紧邻,然而湖南在时区划分上属于中原时区,而贵州则属于陇蜀时区,但步行团一路走来,一直采用的都是中原标准时间。早上八点十分发出发后,天虽然阴沉着脸,却没有下雨,对步行团的大家来说,已然是谢天谢地了。

大休息之后,步行团没走多久,就又进了山地,不过山大都不高,不过二三百米,山上全是散落的石头,沿路有看到油菜、小麦等农作物,也有许多种罂粟的,禁烟之路任重而道远。路上遇到许多苗族少女从城里赶集回来,她们带着尖尖的深蓝色或深紫色的布帽子,有 寸高,衣着跟之前碰到的苗女的着装也不尽相同,想来又是一个苗族的分支。

看到陈确铮就站在天台的边缘,胡承荫也跑了过去,一下子险些没刹住车,险些栽下去,被陈确铮一把拽住。胡承荫往下一看,忽然脚软得险些跪在地上,只见脚下就是垂直如斧削的峭壁,跌下去就是万丈深渊。好在胡承荫心大得很,后退了几步就一屁股坐下,欣赏起眼前的景色来。

“看来贪玩从古自今都是孩童的天性,上课铃响了不回教室就专门发布一则公告,这学校也是很严格了,我小时候就常常从课堂上溜出去玩儿呢!”

“正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是也!”

步行团走了四五公里,下午三点半到了宿营地平坝城,正是赶集拥挤热闹的时候,集市上看到很多苗家摊贩,大家正四下观望看的热闹,有农家商贩在街边卖玉米等农作物,卖玉米倒也没什么稀奇,稀奇的是他们装玉米的袋子是用毛皮做成的,浓密的毛朝着外面,显然是从不知是什么动物身上剥下来的,再缝制成一个桶状。胡承荫还在感叹这么漂亮的皮毛为什么要用来装粮食,话说了一半竟然卡住了,赶紧把头低了下去,眼观鼻鼻观心地快步前进,贺础安和陈确铮也很快注意到异样,赶紧把眼光挪开去,原来有许多年长的苗家妇女的衣着十分“大胆”,坦胸露乳,行动之间更是“春光尽现”,然而当地人却完全习以为常、不以为意,想是当地的苗民尚未十分开化导致。当晚集市散去,平坝县城显得十分冷落,步行团住在治平小学,就在县政府旁边,里面相当宽敞,最让大家开心的是里面铺上了干净的稻草,睡前平坝县城的黄县长还专门过来问候大家,他长得十分年轻,一问才知道,他从中央政治学校毕业不久,到任仅仅六个月,刚刚三十岁,他穿着一身蓝色的制服,他身上毫无官僚气息,态度太过谦逊,以致于有些谦卑,以致于他过来问候大家的时候,每个人都认为他是学校的值班人员或是杂役,得知他是县长都大为惊讶,一听说他第二天要跟着大家一起上路,心里更是又钦佩又感激。那一夜,除了半夜下雨,几次被雷声惊醒,一夜大家睡得都很好。

“这么大地方你怎么偏往这儿挤啊?”贺础安要把大衣拿起来重新铺,被胡承荫一把扯住。

左右两边的俩人架不住他耍赖,均采用了背对着胡承荫的姿势,他毫不在意,美滋滋地闭上了眼睛。

“就是,我们爬到台顶看看去!”寺庙旁边有三十几级石阶,上面是一个宽阔的露台,陈确铮身手矫健,三步并作两步就跑了上去。到台顶才看到几件朴素的房屋,跟寺庙一个式样,只是简单了许多,这里是方丈和僧人的住所。

寺中一个五十几岁的和尚热情地用开水招待了我们,黄县长介绍说五龙寺有很悠久的历史,而且山下就是原来的官道,相传吴三桂反清之后行军经过此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刚毅坚卓的他们】最新更新章节〖第75章 在这个世上没有真正的出尘之人〗地址https://wap.275b.com/173_17381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