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1/2)
这种认可,让高铭忍不住提高问题的难度,“你读了王国维先生的众多书,那么甲骨文功底如何?”>
“不多,一两百个吧,具体不清楚,大部分会认,不会写。”苏亦这个真的不敢吹牛。>
前世有过涉略,但不深,他前世本科读的美术史,有一个专业课就是《古文字学与古代汉语》,教这门课程的老教授,就喜欢甲骨文,尤其是甲骨文书法,课堂上,经常拿罗振玉的甲骨文书法来当作品解析。>
苏亦的甲骨文启蒙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后来读研了,零零散散的认识一些,但也不多。>
然后,穿越后准备这次复试背一背。>
真没有系统的研究过甲骨文。>
这玩意,就跟被英语单词一样,死记硬背。>
联系上下文的话,会猜。>
有一定功底之后,有点类似于普通人读繁体字一样,遇到不会的字,连蒙带猜,八九不离十。>
然而,高铭根本不理会他的自谦,直接拿出一张甲骨卜辞的拓片从后排的考官席递上来。>
这是一张很普通的甲骨文拓片,不,确切的来说,这是一张很普通的甲骨文拓片印刷品,而非原版拓片。>
唯一的不同,就是纸张有些泛黄,看得出来这是经过多次使用的拓片印刷品。>
这也很正常。>
除非早期的甲骨文研究者,不然,很难拥有真正的原版甲骨文拓片。要知道母版拓片可是从甲骨上拓印下来的,珍贵的程度不言而喻,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至于印刷品嘛,这玩意,就太普通了,工业制品,要多少有多少。>
苏亦也不觉得,一次面试,会让一名北大老师把原版拓片拿出来。>
没有必要。>
至于,高铭目前有没有此类收藏,不在苏亦的思考之中。>
拿着眼中这张甲骨文拓片印刷品,苏亦眼前一亮,心中大定。>
“怎么样,认识这张拓片的字吗?”高铭看到苏亦只是瞥了几眼,就放下拓片,忍不住发问。>
苏亦实话实说,“认识,并且读过。”>
“咦!苏亦同学可以啊。”说话的又是吕遵额教授,说完又打趣着高铭教授,“老高,你这个准备工作不充分啊,就算真要考究小苏的甲骨文功底,也要拿出来真材料啊,可不能够敷衍。”>
出题,却发现学生做过原题,怎么感觉都像是作弊,确切的来说像泄题。>
所以,吕遵额才打趣高铭。>
却不曾想高铭摇了摇头,“老吕,要论对动物骨头的了解,我不如你,至于甲骨文嘛,我是专业的,所以,你要是不懂,不要乱发言。”>
吕遵额不服气了,“呀呀,别以为我研究旧石器考古,就不懂甲骨文,想当年,我也是听过唐兰先生的课好吗!”>
唐兰先生,是国内有名的古文字学家,在甲骨文研究方面拥有不俗的造诣,北大考古专业成立之初,被聘请到北大教授古文字课程,所以,吕遵额听过他的古文字课程,再正常不过。>
只是相比较高铭这样专门搞古文字研究的,吕遵额对于甲骨文上的龟甲应该更加熟悉,毕竟他的研究方向是旧石器考古以及动物考古。>
所以高铭才调侃他的只会看骨头。>
“行啊,你要展示一下甲骨文功底也是可以。要不,吕老师你当场给翻译一下这张甲骨文拓片,给苏亦同学做一个示范如何?”高铭说。>
来而不往非礼也。>
刚才吕遵额可是让苏亦跟他k呢,这个时候,能够揶揄一下对方,高铭当然不会放过机会。>
吕遵额不上套,“算了,咱不影响苏亦同学的面试,关于甲骨文的探讨,咱们私下聊。”>
高铭却不打算这样放过他,“没事,我这样还有一张。”>
作势,就要抽出去同款拓片。>
吕遵额不接招,“算了,咱们就不要喧宾夺主了,主角在台上呢。”>
噗嗤!>
高铭跟吕遵额互怼,其他的老师也发出轻笑。>
这个时候,苏秉琦先生才出声,对苏亦说,“就算读过也没有关系,你只需要翻译出来就可以,咱们这次的面试,更多是对你综合实力的了解。”>
高铭说,“是的,甲骨文读过,不代表就读懂,所以,你读一读,让大家看看你,是否是真的读懂。”>
“好!”>
苏亦没有太多犹豫,直接翻译拓片上的甲骨文。>
“乙未酒兹品上甲十,报乙三,报丙三,报丁三,示壬三、示癸三、大乙十、大丁十,大甲十、大庚七、小甲三、……三、祖乙……”>
字数不多,一目了然。>
然而,里面的内容确实大有乾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在北大学考古】最新更新章节〖第14章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地址https://wap.275b.com/174_17457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