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乱臣01(1/2)

且说鲁太子听信孔少诗之移花接木之计,处斩了薛城太守薛定邦,诛杀了薛氏三族七十八口人命。

薛城百姓议论纷纷,初时听闻乃孔少诗截杀鲁太宰,次又见榜文乃薛太守为之,最后又见丁一秋“讨孔檄文”,莫衷一是。

薛城百姓,深知薛太守为人者,纷纷为之叫屈。

太子姫晦,杀掉薛太守之后,坐在中军大帐,思忖下一步,命运在哪里。

姬晦盯着地图,薛城在身后,原是稳定的大后方,此时人心难测,已立足不稳。正前方,乃彭城,城高堑深,黄歇新败之兵业已休整,恐一时难下,且斜角有楚之钟吾城为犄角之势。

姬晦再看,彭城脚下,有先锋军一万余人骑,此时不知是否可控。

“来人!速传吾旨,召回先锋军!”姬晦击案叫道。

“诺!”探马领命而去。

约莫方才过大半个时刻,有探马回报,“报太子,先锋军全军挂素,声言为薛太守报仇雪恨!”

“哎呀!”姬晦拍着脑门,跌足恨道,“为今之计,如何是好?”

姬晦悔不当初。

姫晦自太宰身灭,才初掌兵权,一时之间,豪情万仗,但毕竟打仗并非儿戏,如今前有强敌,又生内乱,顿觉手足无措,进退失据。

姬晦思前想后,前则不能早日攻取彭城,内又生乱,若败回鲁国,退则恐太子之位不保。

“唉!”姬晦叹道,“好好呆在宫中,走马斗鸡多好,何必眼叭叭跑出来监军!为之是进不得,退不得。”

“太子!”孔少诗来到帐中,叩首道。

“尔来得正好!”姬晦恨道,“听汝之计,杀了薛定邦,逼反了先锋军!尔以何计教孤善后?”

孔少诗眼珠一转,顿时明白了太子的意思,这是太子后悔了,想拿某开刀。

孔少诗轻笑一声,言道:“太子,不用担忧!臣有一计,可除灾难,保平安!”

“计从何来?”姬晦问道。

孔少诗自思量道:“太宰已除,但彭城依然难下,且曾夸口于鲁顷公,只怕回曲阜之后,难逃族灭,一不做,二不休!”孔少诗想罢,笑道,“太子!微臣之计,过于凶险,不讲了吧,请太子另请高明!”

“恕你无罪!”姬晦言道。

“请叱退左右!”孔少诗道。

“尔等退去!”姬晦叱退左右,独留孔少诗,“但言无妨。”

孔少诗叩首道,“太子!方今天下,以秦楚为大,自长坪之战,赵每况愈下!吾等小国,唯事大国方可以久存。韩国事秦国为宗主,得不被秦侵伐,而秦兵加于魏赵,故韩国得以久存。现今,鲁国夹在楚齐之间,若事楚国为宗主,齐必不敢侵伐,社稷可以久存!”

“此乃军国大计,孤只是太子!”姬晦迟疑道。

“初,黄歇率二十万大军之时,已发书劝谏大王:如奉楚为宗主,宗庙得血食。楚国并无意灭吾鲁国!但大王之意,鲁先主乃周公也,乃上邦,岂可以楚之蕞耳小国为宗主,是以刀兵相见。”

“父王之策,作儿子的,唯有遵从而已!”姬晦道。

“太子自思,可以抵挡黄歇,攻取彭城,又击败黄歇吗?”孔少诗问道。

“未可知也!”姬晦狐疑道。

“太子若败于黄歇,回曲阜之后,太子之位,可保乎?”孔少诗追问道。

“孤不知也!”姬晦惊出一身冷汗,额头上浸出水珠,想起后宫十几个王兄王弟,哪一个虎视眈眈。

“太子,进又不能进,退又不能退,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孔少诗利口如剑。

“为之奈何?”太子抹一把额头的汗珠,不敢去想。

“太子理当挺身而出,为鲁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帝佐李斯传】最新更新章节〖第102章 乱臣01〗地址https://wap.275b.com/176_176827/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