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86章 有点难熬的寒冬(3/6)

世衡放下了筷子,惊叫道:“问题大了!你真要是这么干了,我大宋腹地还能剩下几个人?”

寇季此前拿下河西的时候,这么干,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动荡。

那是因为大宋很多百姓并不了结河西,觉得河西地处在西域,是贫寒之地,根本种不出什么好庄稼。

所以没几个人愿意去。

由于僧多粥少的关系,朝廷也没敢大规模的往河西迁移人。

可随着河西不断的发展,河西的粮食大批量的出现在了市面上,大宋的百姓才知道河西是个好地方,也知道此前去河西的那一批人如今都成了大地主。

百姓们想去的时候,已经去不成了,因为河西各地都有主了。

朝廷在拿下了西夏以后,朝廷也没有往西夏大规模的迁移人,是因为大部分西夏可以耕种的土地,都被寇季和赵祯二人分配给了将士。

西夏看着大,可有一半的疆土都是沙漠。

剩下的能耕种的,能当成草场的土地,仅仅相当于大宋的一府半的土地。

分给了将士们以后,再留一些让罪囚们种植,几乎就没有了。

朝廷若是拿下了辽国以后,那就不同了。

辽国从诞生起,就一直处在地广人稀的尴尬境地。

辽国大部分的良田,以及大部分喜欢耕田的人,都在燕云十六州。

辽国腹地内,几乎没有多少人种田,他们都是以牧马放羊为生。

也正是因为如此,辽人并不觉得他们辽国地广人稀。

可对宋人而言,辽国将大好的良田用来牧马放羊,就是极大的浪费。

宋人一旦迁入,势必将大部分的辽土变成良田。

到时候会有千千万万亩的良田被开垦出来。

在大宋崛起之前,辽国的疆土就一直比大宋大。

大宋在攻克了河西、西夏以后,疆土依然没有辽国大。

大宋在拿下了大理以后,疆土勉强才追上了辽国。

正是因为辽国的疆域足够大,能开垦出数量庞大到难以想象的良田。

所以一旦朝廷迁移百姓过来,并且许诺给一两千亩地,大宋的百姓一定会陷入到疯狂中。

那些赤贫的、贫寒的,甚至有些小有余资的农户,都会疯狂起来。

他们若是疯狂了起来,不顾一切的往辽地闯,朝廷都拦不住。

而他们恰恰是大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辽地没办法按放下他们全部,但至少能安防下他们中间近五成的人。

失去了他们,大宋九成九的豪门大户会陷入到极度尴尬的地步。

到时候,豪门大户空握着大量的良田,却没办法耕种。

大批的良田将会重新变成荒地。

豪门大户的人纵然是整天躲在家里造人,努力的创造劳动力,那也得十几二十年以后,才能恢复元气。

“最关键的不是百姓,而是那些豪门大户。豪门大户知道此事以后,一定会阻止。甚至他们会想办法抢先一步到辽地来,在辽地大肆的圈地。”

陈琳在种世衡惊叫过以后,声音沉重的说。

种世衡看到的是百姓们的疯狂,陈琳却看到了豪门大户的疯狂。

为了阻止佃户流失,豪门大户唯一能做的就是将那些要分给佃户的田产,吞进肚子里。

大宋的贵族圈,是由豪门大户组成的,所以他们掌控着大宋很大一部分话语权,也掌控着很大的权力。

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话语权和权力,将本该属于百姓的东西,以及本该分配给百姓的东西,占据在自己名下。

甚至,他们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话语权和权力,将本该针对百姓的善政,变成恶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北颂】最新更新章节〖第0886章 有点难熬的寒冬〗地址https://wap.275b.com/17_17389/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