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回 南京称王(1/2)
更新时间:2013-01-13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鄱阳湖大战,汉王陈友谅被朱元璋手下大将一箭射死,时年四十四岁,这位曾经一心成就霸业的枭雄终于与世长眠,其部下张定带着陈友谅的尸体逃走,选择一处墓穴好生安葬,正面横书“江汉先英”,背面横书“三楚雄风”,足见张定对陈友谅的尊崇敬仰之情,可惜陈友谅一死,其所属部将纷纷自立相互攻击,张定推陈友谅之子陈理为王统治江州不提。
鄱阳湖一战朱元璋险胜,最后还是胜了。
留下朱文正留守洪都,对于自己这位年轻的侄子朱元璋大为赞赏,如果没有朱文正不足三万人足足拖住陈友谅六十万大军,断然不会有鄱阳湖的胜利,当然其中刘基先用火攻破去陈友谅水师,更是救了朱元璋一命居功甚伟。
朱元璋亲率水师返回金陵,一路上谈笑风生,多半是谈论鄱阳湖之役,不仅扫除心头大敌,了却朱元璋多年心愿,更是得到陈友谅水师精锐,朱元璋实力大增。
返回金陵大加封赏,刘基、徐达、常遇春等人尽数得到金银等物,唯独一人暗不做声,此人正是一箭射死陈友谅的郭英,武艺了得,按功不在徐达等人之下。
朱元璋看在眼里道:“郭英将军一箭可抵百万兵甲,更是将功劳分与兵将难得可贵!”
郭英道:“诛杀陈贼本是份内之事!”
朱元璋哈哈大笑:“有赏!”
回到金陵整顿三军,得知陈友谅原本占据的武昌等地乱成一团,张定拥立陈理为王,命徐达为帅,常遇春为将,降将傅友德为副将统兵八万收服陈友谅地盘,徐达大军过处纷纷投降,唯有一人便是这位大汉忠臣张定。
大兵压境,张定道:“我受先王之恩,自当以死报国!”
陈理不过就是一个黄毛小子不免热泪盈眶,张定率领两万勇士占据高冠山依据地利之险与徐达大军周旋,高冠山犹如一个高高的帽子扣在上面而得名,既然称之为高自然十分险峻,更是进攻江州的必经之地,张定选择这里绝对是最佳位置。
徐达下令攻山,张定指挥若定,依据山势奋勇拼杀,攻山大军顿时人仰马翻,马本就适合平原突击,如今这样的山势似乎无法凸显骑兵的优势,只得采用步兵长枪进攻,连番冲杀始终无法攻破张定的防守,这位老兄似乎是对当日洪都城内朱文正守城之法大有心得,石块,弓弩准备充足。
眼见天黑,徐达只得退兵,召来常遇春、傅友德商量对策。
常遇春道:“此山过于狭窄陡峭,不利大军行进,只能采用精兵克敌之法突破对手防线才行!”
徐达点头道:“伯仁所言极是,只是张定率领的汉军异常凶猛,今日连番攻势都被对手挡住,不知可有办法!”
傅友德道:“元帅,不如明日我与伯仁各带一路兵马同时从两侧杀上,元帅中路佯攻,到时或许能攻下高冠山!”
常遇春道:“这个办法好!”
徐达点头,三人商议完毕吃罢晚饭各自回营准备。
第二天对阵,徐达率军中路佯攻,步兵大多手持盾牌护住身体慢慢向上攻出,山上顿时巨石纷纷滚下,惨叫声连连,盾牌勉强可以挡住箭矢丝毫无法阻挡巨石之力,两侧傅友德、常遇春各带一百人偷偷向上摸去,对方的注意力大多被中路大军吸引,距离屏障不过十米终于被守军发现,顿时箭矢奔着两侧射来,顿时有人中箭倒下,常遇春舞动双斧挡开箭矢,几个跳跃跳上去四米多高,一块大石直奔头顶砸来,只得身形一闪退回去两米躲过巨石,弯身再上,傅友德那边同样遭遇攻击,傅友德身中两箭全然不顾奋勇冲上,这边常遇春率队同样攻上。
傅友德险象环生,张定舞动大刀来战傅友德,傅友德身上有伤又要应付随时攻来的长枪箭矢不免左右难支,常遇春越战越勇,两把旋风斧轮开,犹如切菜一般,徐达中路大军压力顿时大减,命人猛冲,第一波攻势受阻,第二波攻势随即发动,终于攻上高冠山,守军四散而逃,张定仰天大笑面向陈友谅坟墓自刎身亡。
可怜一代忠臣良将,张定身死,陈理无人可依一身素服拜了自己的父亲陈友谅率众出城投降,至于占据其他州县的陈友谅旧部纷纷来降,多半是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陈友谅原本占据的城池土地财富尽归朱元璋所有。
朱元璋收服陈友谅旧部,一时兵多将广粮草充足,以前不敢想的如今终于敢想了,那就是称王,自己当皇帝,刚刚入主金陵之时众人曾劝朱元璋称王,朱元璋自然有所动心,不过刘基送上九个字令朱元璋打消这个念头,那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现实告诉朱元璋这九个字确实字字真机,缓称王令朱元璋免受攻击积攒力量,高筑墙、广积粮同时为洪都守卫战奠定基础,虽然其中不乏豆腐渣工程在内,毕竟有了高度厚度,如今最大的对手陈友谅被灭,小明王身死,似乎再也没有任何理由可以阻止朱元璋称王。
朱元璋建都南京,因南京又称吴地,所以想来想去只能称吴王,建百官司属,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血雨苍穹】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百一十回 南京称王〗地址https://wap.275b.com/189_189805/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