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产业革命(2/3)
品都有新式工厂出现,大小规模不限。
众乡官欢天喜地的下去之后,萧云贵发现陈田还在那里坐着发愣,当下奇怪的上前问道:“陈乡官,你还有什么事么?”
陈田茫然的起身,躬身一礼说道:“西王殿下,我是在想,这机器产布出现之后,大家都去办新式工厂去了,咱们几千年传下来的手艺是不是就此终结了?”
萧云贵笑了起来,在经历过后世一味变革崇洋,到后来又有民间复兴汉化的浪潮之后,这位西王自然知道保护本国传统手工艺的重要性。典衣馆自打接管苏州织造署之后,就一直在收集民间手工纺织的传统技术和人才,在萧云贵和洪韵儿看来,国内各种产业革命是历史的趋势不可逆转,但他们却可以人为的把一些传承了千年的化保存下来,他们可不希望为了变革而变,总要在变革中把老祖宗的一些东西留下来。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日本后世虽然也完成了工业革命,但他们的传统化却保留了下来,虽然日本人很不招人喜欢,但这一点却是不得不佩服的。相比之下,国人只留下了辫子服、辫子戏、以及不伦不类的中山装,虽然这和汉化断代有关系,但却是整个民族的遗憾和悲哀。
萧云贵拍了拍陈田的肩头,把主管西殿典衣馆的户部司官方振伦唤了进来。方振伦是在湖南沙加入太平军的,祖上几代都是四大名绣中另一支湘绣的传人,现在负责苏州织造署的西殿典衣馆,职同检点。
给两人互相介绍之后,萧云贵品着香茗道:“方检点是湘绣的传人,咱们西殿典衣馆招募了不少湘绣名家,到了苏州之后,典衣馆也在收集苏绣的技术和人才。本王也非常喜欢苏绣的双面绣,苏绣和湘绣一样都是国中瑰宝,本王怎么会眼睁睁的看着它们消亡呢?”
听到这里陈田心头一阵宽慰,萧云贵接着说道:“本王打算以官办苏绣的名义,专门成立西殿手工典衣厂,其实咱们的苏绣和湘绣还是很得洋人青睐的,不过从前大家都把自己知道的技术保密,而各地织工手艺也参差不齐,也没有形成合力,是以成本居高不下。本王打算走精品路线,今后手工典衣厂除了供官府的官服之外,还要生产一些精品贩卖给洋人。本王这里正好有一个非常愿意收购这类产品的洋人。陈田,你既然有心此道,何不和方检点一道办这个厂呢?”
萧云贵所说的正是克利福德,这小子当第一次看到苏绣中的双面绣之后,惊为上帝的作品,对这种苏绣更是不惜花重金购买。萧云贵觉得既然有市场,那苏绣和湘绣就都可以生存下来,更何况他西王也想着期御用从前皇帝老子才能享受到的精美华服呢?
听了西王的话后,陈田欢天喜地的行了大礼相谢,族田的事解决了,织户的事也解决了,祖上传下来的手艺也得以保留,他如何不高兴呢?
随后西王又语重心的说道:“但本王要提醒你们,典衣厂生产的都是官服,还有供本王王府上下具用的服侍,可以说典衣厂的产品代表了整个苏褔省上层服饰的走向,而民间素来跟官家,是以咱们的服饰样子是会影响民间的。我汉家衣冠整整沦丧近两百年,本王一直希望上至官府,下至民间尽复汉服汉礼,是以本王要你们设计和生产的服饰必须是我汉家衣冠,由上而下带动整个民间的服饰变革之!所以,要是你们的服饰达不到本王的要求,本王是不会收货付钱的!”
方振伦倒还好,似乎一早就知道西王的这个要求,而陈田却是首次听闻,但他依稀记得祖传的一本书上记录了一些传统汉服的制法,只是此书违禁,听太祖爷说此书密封包好后埋在祠堂之内了。当下陈田大声道:“西王欲复汉家衣冠,我辈自当竭力完成,属下祠堂之物内当有详述汉服之书册,属下愿意启出进献。”
萧云贵点点头喜道:“如此甚好,虽然咱们在传下的书册中也找到些样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二十七章 产业革命〗地址https://wap.275b.com/1_1191/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