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文艺复兴(2/3)

复兴汉家儒以来,正在逐渐屏弃满清阉割后的儒,尽复明末之前的儒。而洪韵儿提出的中为体、西为用,与儒的经世致用之说又颇为契合,是以此时西殿提倡的儒又很有心的影子。

萧云贵抿了口茶接着说道:“想我汉家数千年来称雄东方,早已经站立在世界之巅,但如今却开始没落,已然沦落到洋夷乒上门的境地。本王总在想,为何昔日辉煌一时的中华明会沦落到现在这个样子,这些日子和几名西洋传教士谈论过此事,问起西洋科明是如何崛起的,左相可知他们是如何与我说的?”

左宗棠微微一笑道:“殿下知道我不信教的。”

萧云贵摆摆手笑道:“不是说教义的事,那些传教士和我说了一个西洋诸国明变革的重要时期,他们称之为艺复兴时期。”

左宗棠哦了一声道:“愿闻其详。”

萧云贵道:“泰西诸国皆是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等等上帝教义,自古以来便是以神权为至上,说句笑话,这些泰西诸国从前可是比我们落后太多了,就因为他们被神权禁锢了思想。到了元末明初之时,西面的奥斯曼帝国出兵攻打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平民百姓大量逃亡至亚平宁半岛,给泰西诸国带去了大量古代希腊、古罗马的献、著作。此时的泰西诸国已然开始了大兴商贸之事,随着商贸繁盛,一批新兴的商贸贵族兴起,他们中的一些有识之人便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化,通过艺创作来宣传人精神。”

说到这里左宗棠问道:“何谓人精神?”

萧云贵道:“人精神便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左宗棠闻言微微颔首道:“这倒是与心左派泰州支颇有些相似,只不过泰西诸国打破的是神权,泰州派打破的是理。”说到这里左宗棠顿了顿,若有所思的道:“当年西王娘提出兴复汉家儒,虽然是如此说来,但在做法上却偏向于经世致用之说颇多,难道西王娘的用意也是想在中华兴起艺复兴?”

萧云贵嗯了一声道:“当年宣娇提出尽复明末之前的儒,并大力扶植心支派,其实就是这个意思。想满清之前的儒虽然也有儒家理这等旧锢,但并未压制其他派的发展,明朝时有王阳明的心,其后又有王氏派发展而来的各家支派显,就算被传统儒视为极端的泰州派也有众多人物入朝为官,可谓是百家齐鸣、百花齐放的时期。可惜满清入关之后,大兴字狱,禁锢思想,如今已经两百余年,满清儒可有什么发展没有?因此,当时宣娇便准备着手兴复汉儒。”

左宗棠点点头道:“如今天国广开言路,新办社、报纸,民间出书立说,思潮煌煌而开,各科都有发展,的确有一番新气象。可殿下,这思想放开了,会不会有朝纲动荡之虞?”

萧云贵知道左宗棠一时间还是走不出满清儒家愚民的政策,当下说道:“左相知道普鲁士这个国家吧。”左宗棠微微颔首,萧云贵接着说道:“这个普鲁士国家在乾隆年间国土不过排在泰西诸国第十位上,可就是这个国家在乾隆年间联合英国与当时几个强国如奥地利、法国、俄国、瑞典等国进行了达七年的战争。当时普鲁士人口不过五百余万,军队不过十余万,诸国联军则多达数十万,英国虽然当时是其盟友,但投入兵力不多。而且普鲁士弹丸小国,还多线作战,但最后普鲁士居然没有亡国,还战而胜之,左相以为如何?”

左宗棠不太清楚这段历史,当下沉默了片刻后道:“难道与人精神、思想开放有关?”

萧云贵点点头说道:“普鲁士能够胜利原因很多,但本王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普鲁士兴办了教育、荟萃国内精英,重铸民族精神。早在七年战争开始前数十年出了一位君王,名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百三十四章 文艺复兴〗地址https://wap.275b.com/1_1191/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