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联洋靖难(2/3)

品应有尽有。

天津是个大城市,工业重镇(各种手工作坊非常多,相较其他清军治下的城市而言的确是工业重镇),人口密集,城墙环抱。市民有30万还是60万,一下说不清楚,或许津塘地区战乱,很多人都逃到天津躲避战火也说不定。

蒙托邦第一感觉还是老样子,城市“脏得可怕”,相比太平军治下那些干净的城市而言,清军治下的城市简直就是地域。天津东临白河,北临连接天津与北京的大运河,既是良港,又为京城物资供应中心,尤其是大米、高粱、小米等粮食和其他各类食品。这也是个仓储之城,特别是销售堆积如山的食盐,以及从俄国进口的皮毛与制品,在有盖顶的大商铺,货物齐全,琳琅满目,于是联军发了第一笔横财。

阿尔芒医生对天津物资供应充足大加赞扬:“凡出征过的大兵,恐怕从未见过这么丰盈的食物。”这里有能在法国农促会获一等奖的农副产品。有菜农挑来的新鲜蔬菜生菜、洋葱、胡萝卜、萝卜、笋瓜等;有鸡鸭肉蛋和野味,以及各种水产海味;还有糖类和烧酒及作料。而且,水果中有一种白葡萄,简直和枫丹白露地区产的那种一样。可以说,大家无不称心如意,真像《巨人传》中的庞大固埃那样一饱口福。

全城居民,有一部分出于安全考虑,害怕被抢,已经逃离,他们都是逃往京城,但大多数人选择相信僧格林沁能守住天津而留了下来,结果就成了沦陷区的人。天津道台曾扬言:西方人都是残杀成性的夷匪,到处破坏抢掠一空。因此,联军士兵接到军令,要纪律严明,他们无权进城。但军官例外,故他们竞相前去游览市容,研究地形,了解物产,为补充军需物资做准备。

在城内,英法使节和格兰特住进一处宽阔舒适的宅院,而蒙托邦情愿住在白河和大运河汇合处的“衙门”里。天津城内并没有遭到炮击的破坏,尽管外围战斗激烈,但联军还是控制了炮火的覆盖范围,所以现在他们才有了舒适的住宅而不是一片瓦砾。

在下榻的地方,英法公使和格兰特、荣禄见到了恒福和绵愉两位,在表达了两国皇室向清国皇室遭受的不幸之后,双方的谈话转到了军事和政治上来。

恒福的话将荣禄心中的疑窦解开,原来在第三天的炮击中,彭玉麟亲临前线,结果受了伤,一枚炮弹在他身旁不远处炸开,导致他从战马上摔了下来,腿骨折断,同时受了内伤,一连几天都卧床静养,所以并没有能够察觉恒福和绵愉的计划。

僧格林沁被绵愉和恒福蒙骗了,察哈尔的蒙古同胞庆均也出卖了他,结果僧格林沁只得选择仓皇撤退,一小队卫队护送他先走,随后亲兵护卫抬着彭玉麟的担架离开天京,然后又数千步军跟随逃离了天津。还好僧格林沁的骑兵军团没有在城内,他们驻扎在城外稍远的地方,主要是防备联军的迂回和切断天津通往京城的通道,因此逃过一劫。

恒福总督要求保护直隶居民的生命,答应对联军以贵宾相待。额尔金爵士却却大言不惭,称自己是这里的主人。于是,他下令占领最近的天津城门,其实只是象征性的占领而已。而在场的市民,好奇地观看联军士兵行动,并无敌意。很快两国公使邀请恒福和绵愉参加了升旗仪式,英吉利和法兰西国旗便在东门城楼上飘扬。在中国人面前,英军竟如此耀武扬威地以惟一的胜利者自居……

绵愉和恒福多少有些尴尬,而荣禄则神色如常,吴士礼中校曾今私下里议论过,说这位清国贵族似乎希望在战后加入英国国籍,对于这个大胆的想法吴士礼都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展现了该有的仪态之后,双方的会谈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绵愉当众展示了清国东太后的诏谕,并且希望联军能加入到他发出的檄中来,一同发出联合檄。

额尔金爵士通过解释明白了檄的含义,对于这个联合申明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百零二章 联洋靖难〗地址https://wap.275b.com/1_1191/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