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王者智者(2/3)

怎么看都像一个小版的西王。一瞬间,洪韵儿有些凌乱了,难道自己给两个儿子安排的道路并不都是最适合他们的?

萧有和是特意申请前来迎接洪韵儿一行的,他带领一支三千人的卫队一直出迎了五十里,然后整个天京到来的团队绕道京城南面,庄重的从正南面的永定门进入京城。

通过马车窗户,洪韵儿看到萧有和身边聚集了几名卫队军官,他们向萧有和禀报着卫队的行进情况,几名军官虽然都比萧有和年,但却都是毕恭毕敬的,而萧有和在分派完任务后,还同他们随和的说笑几句,那几名军官也是喜笑颜开,威严中不失亲和,庄重里没有刻板,洪韵儿心里头暗暗惊讶,这小子连他老子笼络人的手段都到了啊。

进入永定门之后,京城内大街小巷中满是前来围观的京城居民,虽然太平军并没有铺张浪费的搞什么盛大的入城仪式,但京城的居民们不少人还是焚香叩拜、放鞭炮、挂彩布,自发的前来庆贺太平天国中枢的入京。

此前一直还有一种传言,那就是太平天国攻占北京之后,可能不会定都北京,而是继续将国都定在南京,就如同明朝一样,毕竟江南是太平军特别是西殿太平军发迹的地方,那里的统治基础比北方好多了。

定都的争议最后还是西王拍板才决定了,还是要定都北京,西王给南京左宗棠和洪韵儿去了信,信中说明了定都北京的重要性。第一点就是要考虑太平军在北方的统治力薄弱,所以需要定都北京来巩固北方的统治。第二就是蒙古、新疆和关外等地还没有臣服,定都北京能够有助于威慑这些地方。促进这些地方尽早臣服。第三就是北方的政治、经济改革需要天国政府将首都定在北方,这样才能带动北方的改革。

理由很是充分。然后左宗棠在朝议上宣读了西王的信函之后,天国朝臣们举行了商讨。最后都觉得西王的想法是对的,正因为北方的统治基础薄弱,所以太平天国更应该定都北京。私下里,有朝臣们议论,说其实当年决定天国定都南京的是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随后南京发生过天京事变,在这里定都有些不祥,同时西王决定定都北京,也是想彻底割裂同前面天王、东王建立的那个天国之间的联系。表示现在的中华太平天国是新朝廷、新国家。

不论如何都好,定都之议就这样决定了下来,而南京并没有被放弃,在根据西王的建议下,还是仿效明朝旧例,将天京改名为南京,定为中华太平天国的陪都。

定都之议结束后,左宗棠、洪韵儿、李开芳等人就带领第一批中枢官员搬迁北上,当然任何一个国家的首都搬迁都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于是后面还有许乃钊等人率领的第二批、第三批中枢政府搬迁队伍随后跟进。

行至正阳门,这里出现了一大批太平天国在京官员的出迎队伍,他们当中有钱江、李秀成这样的天国将官,也有袁甲三、李鸿章、彭玉麟这些起义将官。当然少不了萧庆丰、艾载铨、艾奕劻这些已经投靠新朝廷的满清旧官僚。整个正阳门被他们站满了,看起来很是热闹。

隔着金水桥这边还有不少百姓们在围观,突然人群里冲出几名衣衫褴褛的人来。指着桥那头的迎接队伍就破口大骂:“庆丰、载铨,你们这几个奸贼!败坏祖宗江山。你们不得好死!”“庆丰、奕劻,你们这些小人。出卖自己人,老子死后都不会放过你们!”

百姓们一看都乐了起来,这几个人都是前朝的王侯贝勒,如今被没收了财产,没几天就把田地都变卖了,如今可是穷人一个,好不容易见到庆丰等人露面,当然要上前咒骂几句,于是百姓们开始起哄,推波助澜的道:“哟,这不是和硕贝勒爷吗?给劲的骂吧,说不定能向诸葛丞相那样,把人给骂死了!”“主子爷,小的给您请安了,哟,今儿怎么穿得这么寒酸呢?哈哈哈……”

嬉笑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最新更新章节〖第七百一十章 王者智者〗地址https://wap.275b.com/1_1191/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