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做好事不留名(2/3)

统计了一下各地欠下的盐税,发现各省积亏盐课银竟然高达三百二十万余两,忍无可忍的崇祯皇帝终于下了一道旨意,命各地必须如数上缴盐税,否则便指名参处。

这道旨意一出,各地的大佬们都慌了神。盐税亏空这个话题历来都是各地方的禁忌,里面牵扯的利益实在是太多,这潭水也实在太浑浊,一个不好便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身为山西巡抚的许鼎臣在接到了崇祯下达的旨意后也感到脑袋开始变大,山西虽然不是什么盐税大省,但是一省的盐税一年也要近二十万两,今年要补交的盐税还有十六万两,这笔银子可是让许鼎臣操碎了心。

无奈之下许鼎臣只好找来了唐颖商量对策,两人商量了好几天最后只能是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找各地的盐商,让他们掏银子。言语中还颇多威胁,这事是你们惹出来的,屁股也得你们来擦,否则我不好过你们也别想好过。

事情到了这一步,众盐商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不过也有人说了,最近山西的盐业生意几乎被那个叫岳阳的家伙抢走了一大半,要出银子也可以,那家伙得出大头,否则哥几个也不出了。

得……事情到了这一步还有啥话好讲呢,于是许鼎臣直接就派了唐颖来做岳阳的思想工作。

事情到了这里,岳阳就都明白了,感情哥们先前竟然还欠着朝廷那么多盐税呢。

想了想,岳阳这才问道:“唐师爷,那我应该补缴多少盐税啊?”

唐颖很直接的就伸出了一根手指,“十万两银子!”

“操!”

饶是岳阳早有心里准备,也感到一阵肉疼。“十万两银子啊,折合成人民币那也有一千多万了吧!对了,老子有那么多银子么?”

看着岳阳那肉疼的脸,唐颖也颇为担心,别看如今的唐颖表面镇定,但心里也是非常的紧张,这些日子那些商人的嘴脸他可是见得太多了,别的都好说,可是要从他们的手中掏银子那就像是从他身上割肉似地,这岳阳不会也和那些商人一样吝啬吧?

不过好在唐颖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只见岳阳缓缓的点了点头说道:“好吧,既然如此那就缴吧,明日我便派人将银子送到知府衙门,绝不会让许大人和唐师爷为难的。”

“好!”

岳阳的话音刚落,唐颖心中悬着的这颗石头终于落了地。刚才他就是怕岳阳找出一大堆借口不肯缴纳税银,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他可就坐腊了。毕竟人家现在可是一个手握数千精兵的实权操守官,他也不敢过份惹恼对方,否则对方一旦翻脸那才糟糕呢。

“岳大人不愧为我大明栋梁,对皇上对朝廷的忠心是没得说的,你放心,等我回去一定劝说许大人,请许大人为您向朝廷请功!”大喜过望的唐颖立刻将一顶顶不要钱的高帽对着岳阳扣了过去。

不过岳阳给他的惊喜还未结束,只听见岳阳又接着说道:“还有,本官也知道许大人日夜为国操劳,各种用度也很紧张。这样吧……本官额外再奉上白银三万两,其中两万两给巡抚衙门,一万两则交由郑知府处置,作为衙门里的用度,不知郑大人和唐师爷认为如何?”

“呀……”

岳阳的话音刚落,一阵手忙脚乱的声音便传了过来,原来是一旁的郑发奎受到的刺激太大,以至于将一旁的茶杯给打翻在地。

“岳大人,你……你此话当真?”此时的郑发奎连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面对激动的郑发奎,岳阳正色道:“当然,下官从不会在银子的事情上开玩笑。”

“好……好把!”郑发奎转头和唐颖对视了一眼,有些激动的说道:“岳大人不愧是公忠体国的楷模啊,本官一定要奏鸣朝廷,为岳大人请功!”

“别……别别……您可千万别。”岳阳的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的明朝生涯】最新更新章节〖第九十四章 做好事不留名〗地址https://wap.275b.com/1_195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