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赵启轩其人(2/3)

己都没再碰过那买卖了,一个外九房的族侄算哪根葱?而没了郡公爷的支持,赵启轩这买卖当然做不起来,他花在请人吃饭打点雇人买马买车上的钱,全都打了水漂,只得贩些京城土产回南边卖,才回了本。

第二次买卖,赵启轩又盯上了典当生意,他在嘉定和几个朋友合伙,开了家当铺,以为能发达了,没想到嘉定那地方随时都有可能会遇上一两个宗室贵人,其中一个合伙人得罪了人,连累大家,他只得关了铺子,再次灰溜溜地回了老家。

第三次买卖,是赵启轩做当铺时的合伙人之一介绍的,买卖古董,赵启轩自己没有鉴别能力,但做事很小心,可惜没提防那被他当成朋友的人收买了身边的仆从,偷偷掉包了真古董,结果花了八百两银子,买了个假货,还得罪了买家,闹上官府了。最后是他哥哥们见势不妙,亲自出面替他说和,才免了牢狱之灾,又拿回了银子,把仆从丢进了苦牢。不过哥哥们没把拿回来的钱交到他手中,而是交给了他老婆,就怕他又随便拿钱糟蹋。

赵启轩在家已经待了两年,平日也时常出去交际,跟朋友吃吃喝喝的,说谁谁有赚钱的好路子,哪个店铺可以投资,哪个朋友手上有一笔好货,诸如此类的,他老婆都丝毫不为所动,一个钱都不给他,每月交到他手上的零用都是有限的。赵启轩无奈之下,只能顶着新得的妻管严名号,浑噩度日了。

听说他觉得自己做生意眼光好,就是少了本钱,又没个靠山。才做不成的,所以极力支持儿子读书科举。只在这一件事上跟老婆达成了一致。他对三房八老太爷巴结得很,因为八老太爷原是族中唯一活着的秀才。又教出了另一个秀才,问十分扎实,若八老太爷能收他儿子做生,他儿子不愁没出息。所以他常给三房送东送西的,那西洋书籍是他偶然从朋友手上得来的,原以为八老太爷爱书,对这洋书也会有兴趣,可惜人家爱的只有圣贤书。

赵琇对这个人的印象也就到此为止了,她是听张氏和沈氏、卢妈她们说起族里的八卦。才有一点了解的。记得从前赵启轩夫妻也曾跟着族人上门来巴结,因为相打扮都不算出挑,讨好人的手段也不如其他族人夸张,所以她的记忆不深,反而对他老婆还见得多一些。倒是张氏曾经说过这个赵启轩,眼力有一点,为人也不算蠢,可惜运气太糟糕了。

如果赵启轩年轻时表现得沉稳一点,没被父亲压制。在老郡公还在辽东军中时,就参与到药材生意中去,早就发了财。

如果赵启轩谨慎选择合伙人,而合伙人又没有不眼睛地得罪宗室贵人的话。他那当铺还真是很有发展潜力的。

如果赵启轩没有选错仆人,又或是行事再谨慎一些,没让“朋友”阴谋得逞。其实那笔古董生意应该能获得丰厚的利润,还能搭上一位有财有势的靠山。将来想做什么生意,都不用愁了。

可惜世上没有那么多“如果”。赵启轩这个人,在族人眼中就是败家子,连他老婆儿子都能看不起他,哥哥们都把他当成累赘了。

赵琇有些犹豫,她对赵启轩的印象不太好,但如果这些外语书是他弄回来的,也许他有门路,可以找到更多。

她需要这些书籍,不是为了从里面获取什么有用的知识,而是为了给自己脑子里那些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代的知识找一个合理的来处。

当初沉船,她在害怕和气愤之下,暴露了超越年龄的语言能力,虽然事后她拿“祖父拍我的头让我开了窍”来搪塞过去了,祖母、小哥哥和秋叶也都信了,甚至连当时的广平王,如今的太子也没露出怀疑的神色,但那毕竟是假的。若没有鲁云鹏在城门口拦截灵车时做的手脚,让乡人都对赵老郡公显灵一事深信不疑,早就有人拿她的疑点说事了。奉贤眼下还不是个非常发达的地方,乡人见识不比大城市里的人开明,在这里做神童,不是那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闺门秀】最新更新章节〖第五十八章 赵启轩其人〗地址https://wap.275b.com/1_197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