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郡试,风云(1/3)
更新时间:2012-11-26
日上三竿,雷敏已经在母亲的帮助下,完成了自己的穿衣打扮。母亲在厨房忙碌时,雷敏也在忙碌,喂完了家禽,她便忙碌着找哥哥。
推开哥哥的房门,屋子里十分简单,一张床、一张桌占据的还不足半个屋子,剩下的半个屋子放的是各种各样的农具,还有杂七杂八的东西,那些都不是哥哥的。属于哥哥的只有一张被褥叠放整齐的小木床,还有笔墨纸砚摆放整齐的书桌。哥哥不在这里,早起之后哥哥应当在村子南头的小树林里晨读,可是为什么今天他没有带书呢,平常他的被子不是都不叠的吗?
为什么昨天晚上没有看到哥哥?妈妈说只要我听话,哥哥很快就会回来了,我已经很听话了,为什么睁开眼睛还是没有看到哥哥?树林里没有,早晨吃饭的时候也没有,哥哥你到哪里去了?
一家人吃过早饭,父亲去地里干活,母亲在刺绣,而雷敏则坐在哥哥经常坐的大青石上,抬头凝望着天空,心里还在想着哥哥哪里去了,哥哥你到哪里去了,妈妈说你到安庆府读书去了,只要我能背会你留下的书本,我就能见到你了。我一定会好好背的,可是你留下的书好多了啊,真不知道,你在乡舍里怎么抄了这么多书,哥哥,你在远方还好吗?
*-----*-----*-----*-----*-----*
安庆府位于大晋帝国的西南,为大晋三十州府中较为辽阔的一个,紧接着宗属国中较不安份的川国。十年前大晋帝国还能对川国用兵,打的川国山河破碎,最后割地称臣。现如今割占的地域已被大晋同化,虽是如此,大晋也未曾减少对川国的防备。在安庆州,常驻着十万雄兵,半兵半农者不知几凡。
大晋帝国,以武立国,以文兴邦,文武书院胜若道观佛寺。乡有舍,为习字扫盲之所;郡有馆,为习六艺授百科之地;府有院,为文臣武将腾飞之处;而在京城,更有学府百所,收录天下书籍,荟萃鸿儒名将。
安庆辖管九个郡,其中有一郡为兴安郡。雷皓便是在兴安郡的南溪镇中生活了九年。
二月初五,从各个乡镇赶来的考生人数已不再增加,熙熙攘攘约有五六百人之多,岁数皆在十岁以下。就在兴安书馆中开始了考试,考试合格者皆可获得深造资格,可以选择在郡中或府中进行学习,而前三十可推荐到安庆学院中进行学习,其中前十名学习费用由官府承担。安庆学院作为安庆顶级的学府,自然是每一位考生梦寐以求的圣地。
二月初五,是个好日子,阳光明媚,春暖花开。郡试所考核的内容为乡舍的启蒙教育、大陆通史、大晋通史、大晋通规、府志郡志、书法、文采、案例评断等。
二月初五,是个好日子,学子们考的是额头冒汗,背驼手酸,天地昏暗。
二月初六,是个悲喜交加的日子,虽然天气已经晴空万里、春意盎然,学子们的喜怒哀乐各有不同,有人坦然有人忧,每一年的这个日子皆是如此。不过与往常不同的是,已近中午还没有放榜。什么时候改了规矩到下午放榜了?
在学子们焦急等待的时候,兴安学馆中评卷老师们也吵得不亦乐乎,问题也不是很大,有两人得分相同,反应却不小,因为不好分第一第二。其实第一第二待遇倒是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第一的名声好听一点。嗯,不是一点,是很多。故而分歧很大。
按说郡试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参与的考试还都是一群毛头小子。不过,不知从何时起,郡试第一的人被冠以了小天才、神童、文曲星下凡等星光闪闪的称谓。这样造成了阅卷评审们的分歧。
众位评审老师中,有说并列第一,有人说随便选一个,也有人说选择年龄较小者。总之是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评审们头痛,郡丞孙定海也是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修仙特困生】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章 郡试,风云〗地址https://wap.275b.com/201_201401/2.html